中文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0页 |
1. 问题的提出 | 第10-17页 |
·弱势群体子女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弱势群体的概念界定 | 第10页 |
·我国城市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状况 | 第10-11页 |
·本区弱势群体子女现状分析 | 第11页 |
·学习适应性的概念及其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学习适应性的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学习适应性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2-13页 |
·影响学习适应性的因素 | 第13-15页 |
·国内学习适应性研究情况 | 第15-16页 |
·本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 第16-17页 |
研究一:对城市弱势群体子女与非弱势群体子女学习适应问题进行现状比较调查 | 第17-21页 |
·调查目的 | 第17页 |
·调查工具 | 第17页 |
·调查对象和调查时间 | 第17-18页 |
·调查程序 | 第18页 |
·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18-20页 |
·城市弱势群体子女与非弱势群体子女学习适应性总体水平差异 | 第18-19页 |
·城市弱势群体子女与非弱势群体子女学习适应性各等级分布情况差异 | 第19页 |
·城市弱势群体子女与非弱势群体子女学习适应性各因素的发展差异 | 第19-20页 |
·小结 | 第20-21页 |
研究二:城市弱势群体子女在初中阶段的学习适应问题的干预研究 | 第21-29页 |
·干预对象 | 第21页 |
·测量方法 | 第21页 |
·实验处理和实验过程 | 第21-22页 |
·实验处理 | 第21-22页 |
·实验过程 | 第22页 |
·无关变量的控制 | 第22页 |
·关于城市弱势群体子女学习适应问题的干预策略 | 第22-26页 |
·本课题干预的途径和方式 | 第22-23页 |
·本课题干预的目标和内容 | 第23页 |
·本课题干预的实施策略 | 第23-26页 |
·开设学习适应性专题辅导课 | 第23-24页 |
·针对弱势群体子女学习适应问题开展个别咨询辅导 | 第24-25页 |
·把心理健康教育向课堂教学渗透和拓展促进教学改革 | 第25页 |
·办好家长学校实施家庭辅导 | 第25-26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6-28页 |
·实验班弱势群体子女与对照班弱势群体子女生学习适应性前后测得分比较 | 第26-28页 |
·实验班弱势群体子女与对照班弱势群体子女学业成绩前后测比较 | 第28页 |
·小结 | 第28-29页 |
4. 讨论 | 第29-31页 |
·关于我国中小学教育目标和功能的发展历程 | 第29页 |
·关于城市弱势群体子女学习适应问题的情况分析 | 第29-30页 |
·本课题教育干预的效应分析 | 第30-31页 |
·本课题教育干预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 第31页 |
5. 结论 | 第31-32页 |
6. 教育建议 | 第32-33页 |
·高度重视城市弱势群体子女学习适应性的培养 | 第32页 |
·多途径多策略灵活培养城市弱势群体子女的学习适应性 | 第32页 |
·针对城市弱势群体子女学习适应问题的教育干预应紧扣重点突破难点 | 第32-33页 |
7. 本研究的主要不足 | 第33-34页 |
注释 | 第34-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