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拱坝变形分析的安全监控模型研究与应用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1 绪论 | 第7-13页 |
| ·安全监测的重要意义及必要性 | 第7-8页 |
| ·监测资料整理分析和反馈的主要工作及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 ·监测资料整理分析和反馈的主要工作 | 第8-9页 |
| ·监测资料整理分析和反馈的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拱坝安全监测的主要项目 | 第10-11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 2 灰色回归模型研究 | 第13-48页 |
| ·相关计算原理 | 第13-25页 |
| ·灰色理论综述 | 第13-14页 |
| ·GM 模型建模机理 | 第14-15页 |
| ·灰色关联分析 | 第15-18页 |
| ·逐步回归分析 | 第18-25页 |
| ·灰色回归模型建立过程 | 第25-35页 |
| ·水压分量δ_H(t ) 的因子选择 | 第25-29页 |
| ·温度分量δ_T(t ) 的因子选择 | 第29-31页 |
| ·时效分量δ_θ(t ) 的计算 | 第31-35页 |
| ·灰色回归模型计算程序简介及流程图 | 第35-44页 |
| ·算例应用 | 第44-47页 |
| ·小结 | 第47-48页 |
| 3 混合模型(FSG)的建立 | 第48-59页 |
| ·有限单元计算方法和计算软件简介 | 第48-51页 |
| ·有限单元计算方法简介 | 第48-49页 |
| ·ANSYS 软件介绍 | 第49-51页 |
| ·FSG 模型因子选择 | 第51-54页 |
| ·水压分量f_H(t) | 第51-53页 |
| ·温度分量f_T(t) | 第53-54页 |
| ·时效分量f_θ(t) | 第54页 |
| ·FSG 模型的一般表达式 | 第54页 |
| ·水压分量中调整参数的估计 | 第54页 |
| ·算例应用 | 第54-58页 |
| ·小结 | 第58-59页 |
| 4 工程算例与应用分析 | 第59-83页 |
| ·李家峡工程简介 | 第59-61页 |
| ·主要监测项目介绍 | 第61-64页 |
| ·环境量监测 | 第61-62页 |
| ·外部变形监测系统 | 第62-64页 |
| ·垂线顺河向位移建模分析 | 第64-82页 |
| ·灰色回归模型计算结果 | 第66-74页 |
| ·FSG 模型计算结果 | 第74-82页 |
| ·小结 | 第82-83页 |
| 5 结论及展望 | 第83-85页 |
| ·结论 | 第83-84页 |
| ·展望 | 第84-85页 |
| 致谢 | 第85-86页 |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