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42页 |
·遗传学数量性状遗传研究进展 | 第13-18页 |
·大豆子粒异黄酮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大豆子粒相关性状的遗传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SSR 标记在大豆遗传图谱及整合中的优势 | 第22-26页 |
·大豆子粒相关性状QTL 研究进展 | 第26-39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39-42页 |
第二章 大豆粒形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 第42-49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42-43页 |
·结果 | 第43-47页 |
·讨论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第三章 大豆子粒异黄酮含量的遗传效应研究 | 第49-5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9-5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0-55页 |
·讨论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第四章 大豆子粒异黄酮及其组分含量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 | 第57-6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7-5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8-62页 |
·讨论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第五章 大豆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与优化 | 第64-7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4-6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6-69页 |
·讨论 | 第69-71页 |
·结论 | 第71-76页 |
第六章 大豆粒形性状的QTL 分析 | 第76-9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6-7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77-89页 |
·讨论 | 第89-91页 |
·结论 | 第91-92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92-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105页 |
附件 | 第105-116页 |
致谢 | 第116-118页 |
作者简介 | 第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