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绪论 | 第7-15页 |
| 第一章 信用风险相关问题论述 | 第15-26页 |
| 第一节 信用风险定义的演变 | 第15-17页 |
| 第二节 现代信用风险的特点 | 第17-23页 |
| 第三节 信用风险度量的意义 | 第23-24页 |
| 第四节 模型风险问题 | 第24-26页 |
| 第二章 度量方法选择的可行性分析——信用风险暴露角度 | 第26-32页 |
| 第一节 新巴塞尔协议信用风险暴露的细分 | 第26-30页 |
| 第二节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暴露分类 | 第30-32页 |
| 第三章 度量方法选择的可行性分析——度量模型的角度 | 第32-45页 |
| 第一节 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浅析 | 第32-41页 |
| 第二节 信用风险度量的理论基础 | 第41-43页 |
| 第三节 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革命性变化的原因 | 第43-45页 |
| 第四章 度量方法选择的必要性分析 | 第45-59页 |
| 第一节 路径依赖性分析 | 第45-48页 |
| 第二节 范式分析论 | 第48-53页 |
| 第三节 度量成本-收益角度 | 第53-59页 |
| 第五章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的方法选择 | 第59-63页 |
| 第一节 零售信用风险与多变量信用评分方法 | 第59-60页 |
| 第二节 大型企业集团的信贷与改进的专家方法 | 第60-61页 |
| 第三节 银行信用风险与高级信用风险度量模型 | 第61-62页 |
| 第四节 小结 | 第62-63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63-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 后记 | 第69-70页 |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