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井陉县于家村传统聚落初探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20页 |
| ·课题的缘起 | 第9-10页 |
| ·课题的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3页 |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4-17页 |
| ·本论文框架 | 第17-19页 |
| ·论文章节 | 第19-20页 |
| 2 于家村自然条件与社会文化背景 | 第20-29页 |
| ·自然条件 | 第20-22页 |
| ·社会文化背景 | 第22-27页 |
| ·本章结语 | 第27-29页 |
| 3 于家村聚落及建筑形态特征 | 第29-59页 |
| ·于家村聚落选址 | 第29-32页 |
| ·于家村聚落的整体布局 | 第32-33页 |
| ·于家村聚落的空间形态 | 第33-37页 |
| ·于家村建筑单体的特征 | 第37-56页 |
| ·本章结语 | 第56-59页 |
| 4 于家村聚落的文化人类学研究 | 第59-72页 |
| ·儒家文化:于家村聚落形成的基础 | 第59-61页 |
| ·宗族制度:决定于家村村落形态的基本条件 | 第61-66页 |
| ·风水观念:于家村村落形态的主要制约因素 | 第66-68页 |
| ·风俗习惯:形成于家村的地域特征 | 第68-69页 |
| ·宗教信仰对于家村聚落的影响 | 第69-70页 |
| ·经济模式对于家村聚落的影响 | 第70页 |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 5 于家村建筑形态的文化人类学研究 | 第72-82页 |
| ·于家村公共建筑的主导影响因素 | 第72-75页 |
| ·于家村居住建筑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75-80页 |
|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 6 于家村聚落的保护与更新 | 第82-97页 |
| ·于家村聚落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82-87页 |
| ·于家村聚落的保护 | 第87-94页 |
| ·于家村聚落的更新 | 第94-95页 |
| ·本章结语 | 第95-97页 |
| 结语 | 第97-99页 |
| 后记 | 第99-100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0-105页 |
| (一) 主要参考书目 | 第100-102页 |
| (二) 主要参考文章资料 | 第102-105页 |
| 附录一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105-106页 |
| 附录二 于家村居住现状研究调查问卷 | 第106-107页 |
| 附录三 调研采访记录(部分节选) | 第107-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