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问题:人类学个案分析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前言 | 第8-10页 |
绪论 | 第10-32页 |
一 美本质问题研究的当代意义 | 第10-17页 |
二 美与“人的观念” | 第17-24页 |
三 研究策略及方法 | 第24-32页 |
第一章 美本质问题的当代转换 | 第32-58页 |
第一节 美本质问题是一个伪问题吗? | 第32-48页 |
一 维特根斯坦:本质问题是一个伪问题 | 第34-36页 |
二 西方美学追问路径描述 | 第36-44页 |
三 中国美学追问路径描述 | 第44-48页 |
第二节 美本质问题的当代境遇 | 第48-58页 |
一、“五十年代美学大讨论”分析 | 第48-51页 |
二、蒋孔阳美学的意义 | 第51-58页 |
第二章 风、气的观念与美 | 第58-88页 |
第一节 纳瓦霍人的风与气观念 | 第58-66页 |
第二节 中国人的风与气观念 | 第66-81页 |
一、甲骨文中“气”字的解读 | 第66-71页 |
二、气观念在先秦的演化 | 第71-81页 |
第三节 气、风观念与美的观念 | 第81-88页 |
第三章 霍佐:在何种意义上成为美 | 第88-109页 |
第一节 人类学视野中的“霍佐” | 第88-92页 |
第二节 霍佐与美 | 第92-97页 |
第三节 和与美 | 第97-109页 |
一、对“美”字的尝试性解读 | 第98-103页 |
二、作为中国文化深层文法的“和” | 第103-109页 |
结语 | 第109-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17页 |
后记 | 第117-118页 |
论文独创性声明 | 第118页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第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