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新会司前话的音韵研究
| 目录 | 第1-6页 |
| 表格目录 | 第6-8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3页 |
| ·研究背景、动机与价值 | 第8页 |
| ·广东司前人文地理历史概况 | 第8-10页 |
| ·前人研究成果 | 第10-11页 |
| ·研究方法及材料 | 第11-13页 |
| 第二章 广东司前话音韵系统概述 | 第13-42页 |
| ·司前话的声、韵、调 | 第13-16页 |
| ·司前话的声母及其特点 | 第13-14页 |
| ·司前话的韵母及其特点 | 第14-16页 |
| ·司前话的声调及其特点 | 第16页 |
| ·司前话与中古音的对应关系 | 第16-42页 |
| ·声母方面 | 第16-25页 |
| ·韵母方面 | 第25-39页 |
| ·声调方面 | 第39-42页 |
| 第三章 广东司前话与周边方言的相互接触和相互影响 | 第42-67页 |
| ·司前话与四邑方言的对比 | 第42-53页 |
| ·声母方面 | 第42-46页 |
| ·韵母方面 | 第46-52页 |
| ·声调方面 | 第52-53页 |
| ·司前话与广州话的对比 | 第53-58页 |
| ·声母方面 | 第53-56页 |
| ·韵母方面 | 第56-57页 |
| ·声调方面 | 第57-58页 |
| ·综合分析 | 第58-67页 |
| ·声母方面 | 第58-61页 |
| ·韵母方面 | 第61-64页 |
| ·声调方面 | 第64-67页 |
| 第四章 广东司前话的音变 | 第67-79页 |
| ·连读音变 | 第67-68页 |
| ·连读变调 | 第67页 |
| ·连音 | 第67-68页 |
| ·声母的音变及其音变规律 | 第68-72页 |
| ·浊音清化 | 第68-69页 |
| ·塞音丢失 | 第69-70页 |
| ·唇齿化 | 第70-71页 |
| ·滑音插入及强化 | 第71-72页 |
| ·韵母的音变及其音变规律 | 第72-74页 |
| ·元音高化及元音推移 | 第72-74页 |
| ·声调的音变及其音变规律 | 第74-79页 |
| ·形态变调 | 第74-79页 |
| 第五章 结语 | 第79-82页 |
| 论文参考文献 | 第82-84页 |
| 附录一: 江门市新会区行政区域图 | 第84-85页 |
| 附录二: 珠江三角洲西岸地图 | 第85-86页 |
| 附录三: 司前话同音字表 | 第86-113页 |
| 附录四: 新会会城话音韵系统 | 第113-114页 |
| 附录五: 台山台城话音韵系统 | 第114-115页 |
| 附录六: 开平赤坎话音韵系统 | 第115-116页 |
| 附录七: 鹤山雅瑶话音韵系统 | 第116-117页 |
| 附录八: 广州话音韵系统 | 第117-118页 |
| 附录九: 作者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目录 | 第118-119页 |
| 后记 | 第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