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20页 |
·引言 | 第7页 |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与特性 | 第7-9页 |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 第9-11页 |
·碳负极材料 | 第9-10页 |
·非碳负极材料 | 第10-11页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 第11-14页 |
·正极材料选择因素 | 第11-12页 |
·正极材料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层状LiNiO_2正极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4-18页 |
·LiNiO_2的结构及其脱嵌机理 | 第14-17页 |
·层状LiNiO_2正极材料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7-18页 |
·本论文的研究方案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Li-Ni-O体系正极材料的合成及表征方法 | 第20-28页 |
·引言 | 第20页 |
·掺杂离子的选择 | 第20-23页 |
·阳离子掺杂 | 第20-22页 |
·阴离子掺杂 | 第22页 |
·联合掺杂 | 第22-23页 |
·正极材料制备方法的选择 | 第23-26页 |
·电池的装配工艺 | 第26-27页 |
·正极材料的结构性能测试与分析 | 第27-28页 |
第三章 掺杂钴化合物LiNi_xCo_(1-x)O_2的合成及表征 | 第28-38页 |
·引言 | 第28-29页 |
·实验 | 第2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9-36页 |
·合成LiNi_(0.75)Co_(0.25)O_2的干凝胶的差热热重(TG-DSC)分析 | 第29-30页 |
·材料的表面形貌 | 第30-31页 |
·焙烧温度对产物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31-33页 |
·Co含量对LiNi_xCo_(1-x)O_2结构的影响 | 第33-35页 |
·Co含量对LiNi_xCo_(1-x)O_2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35-36页 |
·容量衰减机理分析 | 第36页 |
·小结 | 第36-38页 |
第四章 LiNi_(0.7)Co_(0.25)M_(0.05)O_2合成和性能的研究 | 第38-45页 |
·引言 | 第38页 |
·实验 | 第3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8-44页 |
·LiNi_(0.7)Co_(0.25)M_(0.05)O_2(M=Mg,Mn,Al,Ti)化合物的SEM分析 | 第38-39页 |
·LiNi_(0.7)Co_(0.25)M_(0.05)O_2(M=Mg,Mn,Al,Ti)化合物的XRD分析 | 第39-41页 |
·LiNi_(0.7)Co_(0.25)M_(0.05)O_2(M=Mg,Mn,Al,Ti)化合物的电性能分析 | 第41-42页 |
·掺杂机理分析 | 第42-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5-47页 |
·全文总结 | 第45-46页 |
·展望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硕士生阶段发表论文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