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企业项目化管理的观念与作用 | 第1-15页 |
1.1 企业项目化管理的涵义与特点 | 第7-9页 |
1.1.1 企业项目化管理的涵义 | 第7页 |
1.1.2 企业项目化管理的主要特点 | 第7-9页 |
1.2 企业项目化管理的类型 | 第9-11页 |
1.2.1 新产品开发 | 第9页 |
1.2.2 软件系统开发 | 第9-10页 |
1.2.3 设备大修工程 | 第10页 |
1.2.4 单件生产 | 第10-11页 |
1.2.5 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 | 第11页 |
1.2.6 技术开发项目 | 第11页 |
1.3 企业项目化管理的作用 | 第11-15页 |
1.3.1 有利于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 第11-12页 |
1.3.2 有利于分散管理责任 | 第12页 |
1.3.3 实现组织的灵活性 | 第12-13页 |
1.3.4 便于对复杂问题的集中攻关 | 第13页 |
1.3.5 充分利用好企业各种资源 | 第13页 |
1.3.6 提供个人及组织发展的机会 | 第13-15页 |
第二部分 “东方焊接”实施企业项目化管理背景 | 第15-23页 |
2.1 公司概况 | 第15-16页 |
2.2 “东方焊接”实施企业项目化管理背景 | 第16-23页 |
2.2.1 焊接市场需求环境 | 第16-17页 |
2.2.2 “东方焊接”面临的行业环境 | 第17-19页 |
2.2.3 “东方焊接”总体运作思路 | 第19-20页 |
2.2.4 “东方焊接”目前面临的问题 | 第20-23页 |
第三部分 “东方焊接”企业项目化管理运作模式——“三层两维”模式 | 第23-37页 |
3.1 “三层两维”模式阐释 | 第23-24页 |
3.2 从三个层面导入项目化管理 | 第24-32页 |
3.2.1 企业层 | 第24-30页 |
3.2.2 项目层 | 第30-31页 |
3.2.3 项目组执行层 | 第31-32页 |
3.3 项目执行的两个关键维度 | 第32-37页 |
3.3.1 业务维度 | 第32页 |
3.3.2 研制维度 | 第32-37页 |
第四部分 “东方焊接”企业项目化管理的一些基本做法 | 第37-47页 |
4.1 强化市场沟通、把握市场机会 | 第37-38页 |
4.2 选择项目经理、组织项目团队 | 第38-42页 |
4.2.1 项目经理的选择及其责、权、利 | 第38-40页 |
4.2.2 项目团队的建立和管理 | 第40-42页 |
4.3 运用网络技术、做好项目计划 | 第42-43页 |
4.4 注重项目进度控制、确保项目顺利完成 | 第43-44页 |
4.5 加强合作企业间的协调、保证外包业务的实施 | 第44-47页 |
4.5.1 整合外包项目计划 | 第45页 |
4.5.2 认真执行进度评估并核实 | 第45-46页 |
4.5.3 阶段性验收 | 第46-47页 |
第五部分 “东方焊接公司”实施企业项目化管理效果 | 第47-52页 |
5.1 提高了响应市场的速度 | 第47页 |
5.2 造就一批项目管理人才 | 第47-48页 |
5.3 整合了企业内外部资源 | 第48页 |
5.4 培养了风险管理意识 | 第48-49页 |
5.5 形成强调沟通和相互支持的企业文化 | 第49页 |
5.6 建立和培养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第49-52页 |
5.6.1 努力实现用户价值的思想 | 第49页 |
5.6.2 企业的敏捷性 | 第49-50页 |
5.6.3 整合、创新的能力 | 第50-52页 |
第六部分 “东方焊接”提高项目化管理水平的思路 | 第52-54页 |
6.1 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 第52页 |
6.2 进一步加强信息化管理 | 第52-53页 |
6.3 进一步加强企业核心能力,保持可持续发展 | 第53-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说明与致谢 | 第55-56页 |
说明: | 第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资料: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