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论知情制度的实施

一、正确认识公共信息流动的规律性第1-18页
 (一) 公共信息与一般信息的共性和区别第9-11页
  1 公共信息与一般信息的共性第9-10页
  2 公共信息与一般信息的区别第10-11页
 (二) 一般信息流动的规律第11-13页
  1 信息流动的一般模式第11页
  2 信息流动的一般规律第11-13页
 (三) 公共信息流动的特殊性第13-16页
  1 公共信息流动要素的特殊性第13-16页
  2 反馈环节的必要性第16页
 (四) 公共信息流动EPC模式第16-17页
 (五) 公共信息公开EPCOTP模型第17-18页
二 努力寻求知情制度实施的有效的技术手段第18-43页
 (一) 直接阐释和宣传手段第19-22页
  1 重大会议旁听第19-20页
  2 座谈会第20-21页
  3 专家咨询第21页
  4 政府新闻发言人第21-22页
 (二) 通过各种媒介进行阐释和宣传手段第22-30页
  1 通过印刷媒介的阐释和宣传手段第22-24页
  2 通过电子媒介的阐释和宣传手段第24-27页
  3 通过网络媒体的阐释和宣传手段第27-30页
 (三) 各种宣传阐释技术手段的选择第30-33页
  1 各种宣传阐释技术手段的比较第30-31页
  2 各种宣传阐释技术手段的选用原则第31-33页
 (四) 根据传播效果的综合指标选择宣传阐释的技术手段第33-35页
  1 评价指标第33页
  2 指标量化第33-34页
  3 各种技术手段传播信息效果的综合评价与选择第34-35页
 (五) 选择知情制度实施技术手段的原则第35-36页
  1 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第35页
  2 权变原则第35页
  3 稳定性原则第35-36页
  4 多种手段并用原则第36页
 (六) 网络对知情制度实施的影响第36-43页
  1 我国政府利用网络实施知情制度的现状第36-37页
  2 网络对知情制度实施促进作用第37-39页
  3 网络对知情制度实施的负面作用第39-43页
三 建设好确保知情制度实施的组织机构第43-58页
 (一) 政府应建立确保知情制度实施的组织机构第43-44页
 (二) 设计政府信息公共机构时应考虑的问题第44-49页
  1 处理好政府各部门现有职能和信息公开职能的关系问题第44页
  2 公共信息公开的专业化问题第44-46页
  3 信息公开实现的技术问题第46-47页
  4 信息公开的集权与分权问题第47-48页
  5 信息公开的协调问题第48-49页
 (三) 切实构建政府信息公开机构第49-58页
  1 信息公开机构的纵向结构第49-51页
  2 信息公开机构的横向结构第51-53页
  3 信息公开机构的网络化结构第53-55页
  4 建立信息化委员会和首席信息官制的信息管理结构第55-58页
  5 信息公开机构的综合化第58页
四 知情制度实施的保障机制第58-68页
 (一) 观念保障第58-60页
 (二) 建立有效的监督制度第60-68页
  1 创建人大信息监察专员制度第61-62页
  2 建立和深化责任追究制度第62-68页
参考书目第68-70页
后记第70-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MIMO通信系统自适应均衡技术研究
下一篇:皮卫星星载控制处理系统的可靠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