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MO通信系统自适应均衡技术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3页 |
·移动通信的发展概况 | 第9-10页 |
·未来无线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MIMO技术及其应用 | 第10页 |
·自适应均衡技术特点及应用 | 第10-12页 |
·课题来源及硕士论文主要工作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无线信道特征 | 第13-21页 |
·陆地移动无线电波传播 | 第13-14页 |
·小尺度多径传播的特征 | 第14页 |
·多径传播对数字传播的影响 | 第14-19页 |
·时延扩展 | 第14-15页 |
·相干带宽 | 第15-16页 |
·多普勒频展和相干时间 | 第16-19页 |
·小尺度衰落的类型 | 第19-21页 |
·多径时延扩展引起的衰落效应 | 第19页 |
·多普勒扩展引起的衰落效应 | 第19-20页 |
·小尺度衰落类型总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MIMO系统信道 | 第21-31页 |
·MIMO信道建模 | 第21-26页 |
·信号模型 | 第22-24页 |
·MIMO信道模型 | 第24-25页 |
·GPP推荐的MIMO信道模型 | 第25-26页 |
·MIMO信道模型 | 第26-28页 |
·MIMO信道模型仿真 | 第28-31页 |
·SIMO信道的相关特性 | 第28-29页 |
·MIMO信道的相关性 | 第29-31页 |
第四章 自适应均衡技术 | 第31-44页 |
·均衡的基本原理 | 第31-34页 |
·数字通信系统 | 第32页 |
·无线通信系统 | 第32-34页 |
·自适应均衡器原理 | 第34-36页 |
·自适应均衡器的分类 | 第36-44页 |
·线性均衡器 | 第37-39页 |
·判决反馈均衡器 | 第39-40页 |
·分数间隔均衡器 | 第40-44页 |
·分数间隔均衡器的优点 | 第41-42页 |
·分数间隔均衡器的系统模型 | 第42-44页 |
第五章 自适应均衡算法 | 第44-54页 |
·衡量自适应算法性能的准则 | 第44-45页 |
·LMS最小均方算法 | 第45-47页 |
·RLS算法 | 第47-49页 |
·格型滤波算法 | 第49-52页 |
·梯度格型均衡器 | 第49-50页 |
·最小二乘自适应格型均衡算法 | 第50-52页 |
·恒模算法 | 第52-54页 |
第六章 MIMO自适应均衡 | 第54-70页 |
·MIMO自适应线性均衡器 | 第54-59页 |
·MIMO自适应线性均衡器结构 | 第54-55页 |
·MIMO自适应线性均衡器计算机仿真 | 第55-59页 |
·LMS算法 | 第55-56页 |
·RLS算法 | 第56-57页 |
·GALE算法 | 第57-58页 |
·LSALE算法 | 第58-59页 |
·MIMO自适应符号间隔判决反馈均衡器 | 第59-61页 |
·MIMO自适应符号间隔判决反馈均衡器结构 | 第59-60页 |
·MIMO自适应符号间隔判决反馈均衡器计算机仿真 | 第60-61页 |
·MIMO自适应分数间隔判决反馈均衡器 | 第61-68页 |
·MIMO自适应分数间隔判决反馈均衡器结构 | 第61-62页 |
·MIMO分数间隔判决反馈均衡器计算机仿真 | 第62-68页 |
·LMS算法 | 第62-64页 |
·RLS算法 | 第64-65页 |
·CMA算法 | 第65-66页 |
·LMS-CMA算法 | 第66-67页 |
·RLS-CMA算法 | 第67-68页 |
·小结 | 第68-70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6页 |
致 谢 | 第76-77页 |
个人简历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