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天(宇宙航行)论文--航天仪表、航天器设备、航天器制导与控制论文--电子设备论文

皮卫星星载控制处理系统的可靠性研究

第一章 绪论第1-16页
 1 微小卫星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第8-10页
 2 可靠性研究的历史和范畴第10-13页
   ·可靠性研究的历史第10-11页
   ·可靠性研究的范畴第11-13页
 3 卫星常见故障的统计与分析第13-16页
第二章 皮卫星控制处理系统的可靠性设计第16-35页
 1 问题与设计目标第16-21页
   ·整星设计指标的要求第16页
   ·空间辐射的防护第16-20页
   ·故障监控与处理第20-21页
 2 系统可靠性设计实现第21-29页
   ·基本思路第21-22页
   ·容错设计方法第22-29页
 3 可靠性模型第29-35页
   ·常用可靠性模型第29-31页
   ·星载控制处理系统的可靠性模型及预计第31-35页
第三章 交叉正反码原理第35-50页
 1 交叉正反码编码原理第35-37页
   ·正反码第35-36页
   ·交叉正反码第36-37页
 2 交叉正反码和TMR、QMR检错与纠错能力比较第37-46页
   ·TMR方案第38页
   ·QMR方案第38-39页
   ·交叉正反码方案第39-46页
 3 数据计算及分析第46-50页
   ·典型差错率数据比较第46-47页
   ·差错率比较曲线第47-50页
第四章 交叉正反码的软硬件EDAC实现第50-60页
 1 基于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的错误检测原理第50-53页
   ·错误检测实现思路第50页
   ·外部异步存储器访问时序分析第50-52页
   ·EDAC错误检测原理第52-53页
 2 EDAC错误检测的VHDL语言的编程实现第53-55页
   ·VHDL语言编程第53-54页
   ·集成开发环境ISE下的实现第54-55页
 3 MODELSIM仿真第55-57页
   ·MODELSIM仿真界面第55-56页
   ·MODELSIM仿真结果第56-57页
 4 软件EDAC的验证第57-60页
第五章 结论第60-61页
附件一 EDAC错误检测模块的VHDL程序代码第61-65页
附件二 几种方案在不同单粒子翻转发生概率条件下的差错率第65-68页
附件三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文本第68-69页
发表文章及申请专利目录第69-70页
作者简历第70-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知情制度的实施
下一篇:建立健全公共安全危机中的知情制度--“SARS”事件引起的反思与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