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第一章 铜酶模型物的研究进展 | 第9-29页 |
1 引 言 | 第9-10页 |
2 双核铜酶 | 第10-15页 |
·概述 | 第10-11页 |
·血蓝蛋白酶和酪氨酸酶的结构比较 | 第11-13页 |
·双核铜酶的催化机理 | 第13-15页 |
3 双核铜酶的模拟 | 第15-23页 |
·血蓝蛋白的模拟 | 第15-18页 |
·酪氨酸酶的模拟 | 第18-23页 |
4 三核铜酶的模拟 | 第23-25页 |
5 展望与选题 | 第25-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29页 |
第二章 含多个咪唑基酶模型配体的合成 | 第29-43页 |
1 前 言 | 第29页 |
2 合成路线设计 | 第29-30页 |
3 酚醚键桥联的含四个咪唑基配体及配合物合成路线 | 第30-31页 |
4 多醚键桥联的多咪唑酶模型的合成路线 | 第31页 |
5.仪器和试剂 | 第31-33页 |
·试 剂 | 第31-32页 |
·仪 器 | 第32-33页 |
6 实验部分 | 第33-39页 |
·酚醚键桥联的含四个咪唑基酶模型物的合成 | 第33-37页 |
·原料的合成 | 第33页 |
·酚醚键桥联的含四个咪唑基的酶模型配体的合成通法 | 第33-36页 |
·酚醚桥联含四个咪唑基的取代酚配合物的合成 | 第36-37页 |
·多醚键桥联的多咪唑酶模型的合成 | 第37-39页 |
·多醚键桥联的多咪唑酶模型配体的合成 | 第37-39页 |
·多醚键桥联的多咪唑酶模型配合物的合成 | 第39页 |
7 合成方法的结果与讨论 | 第39-42页 |
·酚醚键桥联的含多个咪唑基取代酚酶模型配体的合成 | 第39-41页 |
·酚的醚化偶联 | 第39-40页 |
·酚醚的溴甲基化反应 | 第40-41页 |
·含多个咪唑基的模型配体的合成 | 第41页 |
·多醚键桥联的多咪唑酶模型配体的合成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3页 |
第三章 双核铜酶模型物催化邻羟化外加基质酚的反应研究 | 第43-52页 |
1 前 言 | 第43页 |
2 模型物催化酚的氧化羟化研究 | 第43-44页 |
3 模型物催化氧化酚的可能机理 | 第44页 |
4 实验部分 | 第44-45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44页 |
·催化氧化2,4-二叔丁基酚的典型过程 | 第44-45页 |
·2,4-二叔丁基苯酚的选择性邻羟化反应式 | 第45页 |
5 结果与讨论 | 第45-52页 |
·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45-51页 |
·双核铜酶模型物的筛选 | 第45-46页 |
·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 第46-47页 |
·溶剂的影响 | 第47-48页 |
·碱种类及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 第48-49页 |
·底物浓度对反应的影响 | 第49页 |
·冰浴时间改变对反应的影响 | 第49-50页 |
·反应总时间的影响 | 第50页 |
·原位催化效果比较 | 第50-51页 |
·分子筛在反应体系中的作用 | 第51页 |
·活性铜粉在反应体系中的作用 | 第51页 |
·主要副反应讨论 | 第51-52页 |
6 结 语 | 第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 谢 | 第54-55页 |
声 明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