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 第1-15页 |
·纤维素资源及其利用 | 第7-10页 |
·纤维素资源 | 第7页 |
·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利用现状 | 第7-8页 |
·城市垃圾的处理与利用现状 | 第8-10页 |
·纤维素的生物转化 | 第10-13页 |
·纤维素的组成和性质 | 第10-11页 |
·纤维素酶的作用机制及理化性质 | 第11-12页 |
·纤维素分解菌 | 第12-13页 |
·有机固体废弃物和城市垃圾处理与制有机磷肥工艺的结合 | 第13-14页 |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实验方案 | 第14-15页 |
2 单菌培养特性的研究 | 第15-25页 |
·实验材料 | 第15-17页 |
·菌种来源 | 第15页 |
·主要试剂 | 第15页 |
·培养基 | 第15-16页 |
·设备 | 第16-17页 |
·实验方法和结论 | 第17-23页 |
·pH值对菌种生长情况的影响 | 第17-19页 |
·温度对菌种生长情况的影响 | 第19-21页 |
·供氧对菌种生长情况的影响 | 第21-23页 |
·菌种耐热性分析 | 第23页 |
·菌种产酶实验 | 第23-24页 |
·小结 | 第24-25页 |
3 固体培养基配比的确定 | 第25-29页 |
·实验方法 | 第25页 |
·豆粉含量的确定 | 第25-27页 |
·麸皮含量的确定 | 第27-28页 |
·培养时间的确定 | 第28页 |
·小结 | 第28-29页 |
4 混合细菌培养的特性研究 | 第29-43页 |
·实验材料 | 第30页 |
·培养基 | 第30页 |
·设备及实验溶液 | 第30页 |
·实验方法 | 第30-32页 |
·菌种悬浊液的准备 | 第30页 |
·摇瓶发酵培养 | 第30页 |
·微生物生长情况 | 第30页 |
·粗酶液制备 | 第30-31页 |
·酶活的测定 | 第31页 |
·CMC含量的测定 | 第31-32页 |
·粗纤维的测定 | 第32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2-41页 |
·双菌混合培养pH的测定与结果 | 第32-34页 |
·三菌混合培养pH的测定与结果 | 第34-35页 |
·混合菌种的优化实验 | 第35-37页 |
·细菌互生关系的研究 | 第37-41页 |
·混合细菌固体培养研究 | 第41-42页 |
·纤维素降解率与酶活测定结果与讨论: | 第41-42页 |
·小结 | 第42-43页 |
5 讨论 | 第43-44页 |
6 结论 | 第44-45页 |
附录 | 第45-51页 |
1 菌种生长量的测定(比浊法) | 第45页 |
2 平板计数法 | 第45页 |
3 比色法定糖 | 第45-47页 |
4 羧甲基纤维素含量测定 | 第47-49页 |
5 粗纤维素含量的测定 | 第49-50页 |
6 滤纸酶活的测定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声明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