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标准联盟主导企业技术创新策略选择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插图索引 | 第12-13页 |
附表索引 | 第13-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0页 |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4页 |
·选题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15-17页 |
·技术标准联盟 | 第15-16页 |
·主导企业 | 第16-17页 |
·企业技术创新策略选择 | 第17页 |
·研究思路与总体框架 | 第17-19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本文的总体框架 | 第18-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2章 理论及文献综述 | 第20-26页 |
·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战略管理理论 | 第20页 |
·战略联盟理论 | 第20-21页 |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1-22页 |
·文献综述 | 第22-25页 |
·技术标准联盟 | 第22-23页 |
·企业技术创新 | 第23-24页 |
·企业技术创新策略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联盟主导企业技术创新策略选择动机与因素 | 第26-31页 |
·主导企业技术创新策略内涵 | 第26-28页 |
·技术标准联盟主导企业技术创新 | 第26页 |
·主导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要素 | 第26-27页 |
·主导企业技术创新策略构成 | 第27-28页 |
·主导企业技术创新策略选择动机 | 第28-29页 |
·主导企业技术创新策略绩效动机 | 第28页 |
·主导企业技术创新策略竞争动机 | 第28-29页 |
·影响主导企业技术创新策略选择因素 | 第29-30页 |
·外界环境的机会与威胁 | 第29页 |
·企业自身的优势与劣势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4章 联盟主导企业技术创新策略两阶段博弈模型 | 第31-45页 |
·研究方法与基本假设 | 第31-33页 |
·Shapley 值法 | 第31-32页 |
·基本假设 | 第32-33页 |
·主导企业技术创新策略两阶段选择模型 | 第33-42页 |
·主导企业自主创新策略选择 | 第33-35页 |
·主导企业对外合作策略选择 | 第35-40页 |
·结论 | 第40-42页 |
·主导企业技术创新策略选择结果 | 第42-44页 |
·主导企业技术创新策略选择机理 | 第42页 |
·主导企业技术创新策略选择结果分析 | 第42-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5章 案例研究 | 第45-59页 |
·相关案例研究的模式与本案例设计 | 第45-47页 |
·本文案例的设计思想与研究实践 | 第45页 |
·案例样本的选择及其背景 | 第45-46页 |
·案例研究方案及结论的有效性 | 第46-47页 |
·闪联技术标准联盟的产生与发展 | 第47-50页 |
·闪联技术标准联盟的发展背景与动力 | 第47-48页 |
·闪联技术标准联盟的发展历程与主要阶段 | 第48-50页 |
·闪联联盟主导企业技术创新策略选择 | 第50-55页 |
·闪联联盟主导企业 | 第50-51页 |
·闪联联盟主导企业技术创新策略选择动机与因素 | 第51-52页 |
·闪联联盟主导企业技术创新策略选择实践 | 第52-55页 |
·案例研究总结与启示 | 第55-57页 |
·案例研究总结 | 第55-56页 |
·案例启示 | 第56-57页 |
·对策建议 | 第57-58页 |
·组建以主导企业为主体单位的技术标准联盟 | 第57页 |
·选择合适的技术创新策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 第57页 |
·政府采取有效措施,鼓励与支持企业合作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科研论文 | 第69-70页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相关课题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