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5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国际背景 | 第11-12页 |
·国内背景 | 第12-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课题来源 | 第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文献综述 | 第15-25页 |
·循环经济发展概况 | 第15-16页 |
·工业生态学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生态工业园区发展概况 | 第18-19页 |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实践 | 第19-25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 | 第25-35页 |
·循环经济理论 | 第25-27页 |
·内涵 | 第25页 |
·原则 | 第25-26页 |
·实现形式 | 第26-27页 |
·工业生态学 | 第27-30页 |
·内涵 | 第27页 |
·基本理论 | 第27-30页 |
·运作尺度 | 第30页 |
·清洁生产 | 第30-33页 |
·内涵 | 第30-31页 |
·内容 | 第31页 |
·实施途径 | 第31-32页 |
·实施工具 | 第32-33页 |
·生态工业园 | 第33-35页 |
·内涵 | 第33页 |
·主要类型 | 第33-35页 |
第3章 城市工业固体废物循环经济模式构建方法研究 | 第35-52页 |
·运作模式 | 第35-36页 |
·区域工业固体废物循环经济模式构建方法研究 | 第36-44页 |
·区域工业固体废物循环经济模式构建原则 | 第36-37页 |
·区域工业生态系统生态工业网构建方法研究 | 第37-44页 |
·社会层面循环经济模式构建 | 第44-52页 |
·建立工业固体废物交换制度 | 第44-49页 |
·发展资源再生利用产业 | 第49-52页 |
第4章 长沙市工业固体废物现状与预测 | 第52-65页 |
·长沙市工业固体废物现状 | 第52-56页 |
·产生现状 | 第52-53页 |
·综合利用现状 | 第53-54页 |
·处置现状 | 第54页 |
·排放现状 | 第54页 |
·贮存现状 | 第54页 |
·管理现状 | 第54-56页 |
·长沙市工业固体废物年产量预测 | 第56-65页 |
·灰色GM(1,1)建模 | 第56-60页 |
·等维灰数递补动态预测 | 第60页 |
·残差修正模型 | 第60-61页 |
·长沙市工业固体废物年产量预测 | 第61-65页 |
第5章 长沙市工业固体废物循环经济模式构建 | 第65-84页 |
·总体思路 | 第65-66页 |
·长沙黄兴生态工业园 | 第66-73页 |
·园区概况和发展优势 | 第66页 |
·园区产业发展定位 | 第66-67页 |
·园区生态工业链网 | 第67-73页 |
·县域生态工业链网 | 第73-75页 |
·煤炭行业循环经济模式构建 | 第75-79页 |
·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实现途径 | 第75页 |
·煤炭矿区循环经济模式构建 | 第75-79页 |
·电力行业循环经济模式构建 | 第79-84页 |
·企业内部清洁生产 | 第79-80页 |
·区域层面的生态工业园模式 | 第80-84页 |
第6章 工业固体废物循环经济保障体系建设 | 第84-88页 |
·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 | 第84页 |
·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政策 | 第84-85页 |
·构建循环经济技术支持体系 | 第85页 |
·确立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体系 | 第85页 |
·加快构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指标评价体系 | 第85-86页 |
·强化和明晰政府部门推进固体废物循环经济发展的管理职能和职责 | 第86页 |
·建立专家顾问制度、专家论证制度和公众参与制度 | 第86页 |
·造就有利于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舆论氛围 | 第86-87页 |
·建立区域间合作协调机制 | 第87-88页 |
结论 | 第88-90页 |
1. 研究成果 | 第88页 |
2. 研究展望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7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97-98页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