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9-14页 |
·国外战略研究的演进及现状 | 第10-11页 |
·国内战略研究的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对国产手机发展战略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2章 我国手机市场发展概述 | 第16-30页 |
·国产手机的定义 | 第16页 |
·历年来我国手机市场发展概况 | 第16-19页 |
·历年来我国手机市场品牌竞争格局 | 第19-24页 |
·我国手机市场发展特点分析 | 第24-30页 |
第3章 国产手机战略环境的SWOT分析 | 第30-39页 |
·国产手机的竞争优势 | 第30-32页 |
·本土优势 | 第30页 |
·成本优势 | 第30页 |
·局部技术领先优势 | 第30-31页 |
·新进企业优势 | 第31-32页 |
·国产手机的竞争劣势 | 第32-35页 |
·未掌握核心技术 | 第32页 |
·品质短板加品牌短板,造成“集体惩罚力” | 第32-33页 |
·企业规模普遍较小 | 第33页 |
·虚假宣传,信誉陷危机 | 第33-34页 |
·产品更新速度慢 | 第34-35页 |
·国产手机的发展机遇 | 第35-37页 |
·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支持 | 第35页 |
·技术的崛起提供坚强后盾 | 第35页 |
·第三次换机高潮的到来 | 第35-36页 |
·话费的降低 | 第36页 |
·3G时代的到来 | 第36-37页 |
·国产手机面临的威胁 | 第37-39页 |
·国内手机市场产能过剩 | 第37页 |
·行业进入壁垒初步拆除 | 第37-38页 |
·“洋品牌”调整竞争策略 | 第38页 |
·移动运营商深度介入竞争 | 第38-39页 |
第4章 国产手机SPACE(战略地位与行动评价矩阵)分析 | 第39-47页 |
·SPACE矩阵介绍 | 第39-40页 |
·国产手机的SPACE要素分析 | 第40-47页 |
·环境稳定要素 | 第40-42页 |
·产业实力要素 | 第42-44页 |
·竞争优势要素 | 第44-45页 |
·财务实力要素 | 第45-47页 |
第5章 国产手机发展战略选择 | 第47-51页 |
·国产手机发展战略选择的原则 | 第47页 |
·由SWOT分析得出的国产手机发展战略选择 | 第47-48页 |
·国产手机SWOT矩阵的综合判断 | 第47-48页 |
·国产手机SWOT矩阵结论 | 第48页 |
·由SPACE分析得出的国产手机发展战略的选择 | 第48-50页 |
·国产手机SPACE矩阵的综合判断 | 第48-50页 |
·国产手机SPACE矩阵结论 | 第50页 |
·综合得出的国产手机发展战略选择 | 第50-51页 |
第6章 实现国产手机发展战略的途径 | 第51-57页 |
·加大核心技术的研发力度 | 第51-52页 |
·打造高质量产品 | 第52-53页 |
·差异化路线 | 第53-54页 |
·产品差异化 | 第53页 |
·营销方式差异化 | 第53-54页 |
·准确市场定位,注重品牌塑造 | 第54-55页 |
·改进售后服务体系 | 第55页 |
·谨慎面对“运营商定制” | 第55-56页 |
·强强联合策略 | 第56-57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7页 |
·本文不足之处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