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C 肽 | 第8-12页 |
·C 肽概况 | 第8页 |
·C 肽基因及其结构特点 | 第8页 |
·C 肽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 | 第8-11页 |
·C 肽药物化前景及存在问题 | 第11-12页 |
·长效重组蛋白 | 第12-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点突变技术 | 第12页 |
·长效剂型 | 第12页 |
·化学修饰 | 第12-13页 |
·基因融合 | 第13-14页 |
·立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表达载体PPIC9K-HSA-CP 的构建 | 第15-27页 |
·材料 | 第15-17页 |
·菌种和质粒 | 第15-16页 |
·培养基 | 第16页 |
·工具酶 | 第16页 |
·试剂 | 第16-17页 |
·主要仪器 | 第17页 |
·方法 | 第17-21页 |
·CP 基因的密码子优化 | 第17页 |
·T-CP 质粒的提取 | 第17-18页 |
·PCR 扩增CP 基因 | 第18-19页 |
·PCR 扩增的CP 基因的纯化 | 第19页 |
·重组质粒pBlue-HSA-CP 的构建 | 第19页 |
·DH5α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 | 第19-20页 |
·重组质粒pBlue-HSA-CP 的鉴定 | 第20-21页 |
·表达载体 pPIC9k-HSA-CP 的构建 | 第21页 |
·表达载体 pPIC9k-HSA-CP 的鉴定 | 第21页 |
·结果 | 第21-26页 |
·PCR 扩增C 肽基因 | 第21-22页 |
·重组质粒pBlue-HSA-CP 的构建 | 第22-23页 |
·重组质粒的序列测定 | 第23-24页 |
·表达载体pPIC9k-HSA-CP 的构建 | 第24-26页 |
·讨论 | 第26页 |
·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毕赤酵母工程菌的构建与表达产物的鉴定 | 第27-38页 |
·材料 | 第27-28页 |
·菌株和质粒 | 第27页 |
·培养基 | 第27页 |
·工具酶与试剂 | 第27-28页 |
·仪器 | 第28页 |
·方法 | 第28-32页 |
·线性化pPIC9k-HSA-CP 片段的制备 | 第28-29页 |
·毕赤酵母 GS115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29页 |
·毕赤酵母 GS115 感受态细胞的转化 | 第29-30页 |
·高拷贝重组子的筛选 | 第30页 |
·MM 平板和MD 平板筛选Mut+和Muts 型重组子 | 第30页 |
·毕赤酵母基因组DNA 的提取 | 第30页 |
·重组毕赤酵母的PCR 鉴定 | 第30-31页 |
·高表达毕赤酵母 GS115 重组子的筛选 | 第31页 |
·发酵液中融合蛋白的HSA-CP 的Western blot 鉴定 | 第31-32页 |
·结果 | 第32-35页 |
·重组毕赤酵母菌的构建及筛选 | 第32-33页 |
·重组毕赤酵母菌的PCR 鉴定 | 第33-34页 |
·高表达毕赤酵母 GS115 重组子的筛选 | 第34页 |
·融合蛋白的Western blot 鉴定 | 第34-35页 |
·讨论 | 第35-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融合蛋白的生物活性测定及罐上发酵条件初试 | 第38-48页 |
·材料 | 第38-39页 |
·细胞株 | 第38页 |
·培养基 | 第38页 |
·工具酶和试剂 | 第38页 |
·主要仪器 | 第38-39页 |
·方法 | 第39-41页 |
·融合蛋白摇瓶发酵条件的初步优化 | 第39页 |
·融合蛋白的初步分离纯化 | 第39-40页 |
·融合蛋白的活性测定 | 第40页 |
·发酵罐上无机盐培养基和有机培养基对融合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40-41页 |
·结果 | 第41-46页 |
·融合蛋白表达条件初步优化 | 第41-43页 |
·融合蛋白的初步分离纯化 | 第43-44页 |
·融合蛋白的活性测定 | 第44页 |
·发酵罐上无机盐培养基和有机培养基对融合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44-46页 |
·讨论 | 第46-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论文总结 | 第48-50页 |
一、 主要结论 | 第48页 |
二、 论文创新意义 | 第48页 |
三、 存在问题及展望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