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1页 |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研究目的 | 第8页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研究思路 | 第9页 |
·论文框架 | 第9-10页 |
·论文创新之处 | 第10-11页 |
第二章 赣州市中心城区住宅市场现状及研究概况 | 第11-19页 |
·赣州市中心城区范围 | 第11页 |
·赣州市中心城区住宅市场现状 | 第11-18页 |
·商品住宅市场现状 | 第11-13页 |
·低收入家庭住房及建设现状 | 第13-16页 |
·赣州市中心城区老城区贫困居民居住情况 | 第16-18页 |
·赣州住宅市场研究概况 | 第18-19页 |
第三章 住宅市场发展相关理论综述 | 第19-27页 |
·城市住宅市场概况 | 第19页 |
·住宅产业的发展历程 | 第19-20页 |
·城市住宅市场的构成 | 第20-24页 |
·福利房 | 第20页 |
·商品房 | 第20-21页 |
·经济适用房 | 第21-22页 |
·廉租房 | 第22页 |
·限价房 | 第22-23页 |
·住宅租赁市场 | 第23-24页 |
·国外城市住宅市场发展概述 | 第24-27页 |
·历史上的自由买卖、自由租赁住宅市场 | 第24页 |
·国家干预型的住宅市场 | 第24-27页 |
第四章 系统动力学理论综述 | 第27-35页 |
·系统动力学的发展简史 | 第27-28页 |
·系统动力学的理论基础 | 第28-29页 |
·系统理论 | 第28页 |
·控制理论 | 第28页 |
·信息反馈理论 | 第28-29页 |
·决策理论 | 第29页 |
·系统力学 | 第29页 |
·计算机仿真技术 | 第29页 |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特点 | 第29-30页 |
·系统动力学的建模原则 | 第30页 |
·系统动力学的建模步骤 | 第30-31页 |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基本构成要素 | 第31-33页 |
·模型与方程的建立 | 第33-34页 |
·系统动力学软件 | 第34-35页 |
第五章 赣州中心城区住宅市场系统模型建立及仿真预测 | 第35-73页 |
·模型建立原理 | 第35页 |
·系统界定 | 第35页 |
·构造模型 | 第35-36页 |
·城市商品住宅系统仿真理论模型 | 第36-37页 |
·房地产系统仿真指标选择原则 | 第37-38页 |
·城市商品住宅系统仿真概念模型 | 第38-39页 |
·各子系统及主要方程 | 第39-70页 |
·土地供应子系统 | 第39-45页 |
·城市人口子系统 | 第45-48页 |
·人口迁移子系统 | 第48-50页 |
·社会经济子系统 | 第50-51页 |
·开发成本子系统 | 第51-56页 |
·住宅供应子系统 | 第56-63页 |
·住宅需求子系统 | 第63-68页 |
·住宅价格子系统 | 第68-70页 |
·模型运行与评价 | 第70-73页 |
·模型评价 | 第71-72页 |
·仿真结果趋势分析 | 第72-73页 |
第六章 系统动力学政策试验研究 | 第73-76页 |
·土地政策试验分析 | 第73-74页 |
·金融政策分析 | 第74-76页 |
·更宽松和更严厉的按揭政策 | 第74页 |
·开发贷款利率调整为4%和6% | 第74-76页 |
第七章 结论和建议 | 第76-80页 |
·结论 | 第76页 |
·建议 | 第76-78页 |
·后续研究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