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项目背景 | 第10-11页 |
·必要性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析 | 第12-16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相关研究总结与分析 | 第15-16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研究方案、试验方法及主要原材料技术性质 | 第17-26页 |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试验方法及测试技术 | 第18-24页 |
·水泥技术性质试验 | 第18-19页 |
·水泥颗粒分布分析 | 第19-20页 |
·砂浆与混凝土性能试验 | 第20-24页 |
·主要原材料技术性质 | 第24-26页 |
第三章 道路混凝土用水泥的主要技术性质 | 第26-41页 |
·水泥的流变性质 | 第26-29页 |
·水泥基材的流变学模型 | 第26-27页 |
·流动度 | 第27页 |
·标准稠度用水量与凝结时间 | 第27-29页 |
·水泥的物理、化学性质 | 第29-34页 |
·水泥颗粒群特征 | 第29-32页 |
·水泥的化学组成及体积安定性 | 第32-34页 |
·水泥的力学性质 | 第34-36页 |
·强度 | 第34-35页 |
·水泥的变形与性能 | 第35-36页 |
·水泥石的工程性质 | 第36-41页 |
·抗渗及抗冻性 | 第36-37页 |
·抗侵蚀性 | 第37-39页 |
·耐磨性 | 第39-41页 |
第四章 水泥流变性质对新拌道路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 | 第41-49页 |
·标准稠度用水量对道路混凝土流变性能的影响 | 第41-42页 |
·水泥凝结时间对道路混凝土凝结速度的影响 | 第42-43页 |
·水泥流动度与道路混凝土的坍落度 | 第43-47页 |
·水泥净浆流动度 | 第43-46页 |
·胶砂流动度 | 第46-47页 |
·小结 | 第47-49页 |
第五章 水泥颗粒分布对新拌道路水泥基材的影响 | 第49-68页 |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水泥颗粒分布研究 | 第49-52页 |
·灰色系统理论简介 | 第49-50页 |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水泥粒度关联性分析方法 | 第50-52页 |
·原材料技术性质及试验方案设计 | 第52-55页 |
·颗粒分布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 第55-60页 |
·水泥颗粒分布对标准稠度需水量的影响 | 第60-64页 |
·水泥颗粒分布对新拌水泥胶砂性能的影响 | 第64-67页 |
·小结 | 第67-68页 |
第六章 水泥颗粒分布对硬化道路水泥基材的影响 | 第68-92页 |
·水泥颗粒分布对水泥胶砂性能的影响 | 第68-83页 |
·胶砂强度 | 第68-71页 |
·胶砂收缩性能 | 第71-79页 |
·胶砂耐久性 | 第79-83页 |
·水泥颗粒分布对道路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第83-88页 |
·强度 | 第83-85页 |
·抗冻性 | 第85-87页 |
·抗渗性 | 第87-88页 |
·道路混凝土用水泥关键颗粒分布及建议 | 第88-91页 |
·小结 | 第91-92页 |
第七章 水泥化学组成及工程性质对道路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第92-101页 |
·水泥化学组成与道路混凝土路用性能 | 第92-95页 |
·水泥熟料矿物结构及特点 | 第92-94页 |
·基于路用性能的水泥化学组成 | 第94-95页 |
·水泥力学性质与道路混凝土路用性能 | 第95-98页 |
·水泥强度对道路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95-96页 |
·水泥石变形与道路混凝土收缩性能 | 第96-98页 |
·水泥耐磨性与道路混凝土的抗剥蚀性能 | 第98-100页 |
·磨损机理 | 第98-99页 |
·水泥强度与道路混凝土的耐磨性 | 第99-100页 |
·小结 | 第100-101页 |
第八章 结论及建议 | 第101-103页 |
·主要结论 | 第101-102页 |
·展望 | 第102-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06页 |
致谢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