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引言 | 第12-15页 |
第一章:“故事新编”的概念、特征与界定 | 第15-35页 |
一、“故事新编”的概念 | 第15-17页 |
二、“故事原型”:“故事新编”的重写对象 | 第17-20页 |
三、“新叙事”:兼论“故事新编”与“翻译”、“续写”之区别 | 第20-23页 |
四、“新精神”:兼论“故事新编”与“新历史小说”之区别 | 第23-27页 |
五、“故事新编”的范畴界定 | 第27-35页 |
第二章:“故事新编”作品的类型 | 第35-110页 |
一、价值尺度:“故事新编”作品的分类标准 | 第35-42页 |
二、传统及其延伸: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故事新编” | 第42-74页 |
三、拒斥价值理性:“故事新编”里的解构倾向 | 第74-80页 |
四、无地彷徨:“故事新编”里的价值悖论 | 第80-96页 |
五、“价值判断”的消解:“故事新编”里的“戏仿喜剧” | 第96-110页 |
第三章:“故事新编”的叙事艺术 | 第110-144页 |
一、叙事艺术:作品成功的保证 | 第110-111页 |
二、演义:“价值取向”的具象化手段 | 第111-118页 |
三、逆向思维:颠覆“既成价值体系”的手段 | 第118-125页 |
四、超现实主义:“单一价值视角”的烛照 | 第125-131页 |
五、“递减原理”:“戏仿喜剧”的创作技巧探秘 | 第131-139页 |
六、功夫在诗外:“故事新编”的市场运作艺术 | 第139-144页 |
第四章:“故事新编”繁兴的社会文化背景 | 第144-189页 |
一、“发生学”视角下的“故事新编” | 第144-145页 |
二、“多元价值体系”与“故事新编” | 第145-150页 |
三、“沙化”的精神状态与“故事新编” | 第150-157页 |
四、“反乌托邦”与“故事新编” | 第157-163页 |
五、“怀旧情绪”与“故事新编” | 第163-169页 |
六、草根群体的“情绪宣泄”与“戏仿喜剧” | 第169-176页 |
七、“消费市场”与“故事新编” | 第176-180页 |
八、“叙事艺术的处境”与“故事新编” | 第180-189页 |
第五章:对“故事新编”文艺现象的评价 | 第189-219页 |
一、“人文需求”的满足度:艺术评价的核心标准 | 第189-191页 |
二、“世纪之交”的“时代缩影”:“故事新编” | 第191-200页 |
三、“故事新编”的思想倾向评价 | 第200-210页 |
四、“故事新编”的艺术实绩评价 | 第210-215页 |
五、“故事新编”的前景展望 | 第215-219页 |
结语 | 第219-222页 |
注释 | 第222-228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228-230页 |
致谢 | 第230-23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2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