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我国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主体的分析及改善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1章 导言第11-17页
   ·问题的提出第11-13页
   ·文献综述第13-14页
   ·研究意义第14-15页
     ·理论意义第14-15页
     ·实践意义第15页
   ·研究方法第15-17页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第17-28页
   ·基本概念界定第17-21页
     ·公共部门第17页
     ·绩效、绩效评估与绩效评估主体第17-19页
     ·受众与受众参与第19-21页
   ·利益相关者理论第21-22页
   ·新公共管理与政府治理理论第22-26页
   ·360度绩效评估方法第26-28页
第3章 我国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主体的发展与现状分析第28-38页
   ·我国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发展历史第28-32页
     ·中国古代官员的政绩考核制度第28-31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发展历程第31-32页
   ·我国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主体的现状第32-35页
   ·存在的问题第35-36页
   ·原因诊断第36-38页
第4章 国外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主体的构成及借鉴第38-43页
   ·当代西方发达国家绩效评估主体的基本构成第38-41页
     ·美国的基本做法第38-39页
     ·英国的基本做法第39-40页
     ·新西兰、澳大利亚的基本做法第40-41页
   ·对我国优化绩效评估主体的借鉴第41-43页
第5章 我国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主体的模型构建第43-58页
   ·“受众参与模型”的提出第43-44页
   ·“受众参与”模型的构成第44-47页
   ·对“受众参与”模型的几点补充说明第47-53页
     ·“受众”的范围界定及参与理由第47-48页
     ·受众参与的动机、方式与途径第48-52页
     ·受众参与评估结果的权重比例问题第52-53页
   ·“受众参与”模型的部分实践验证第53-58页
     ·公民评议政府活动的实践解析第53-56页
     ·“受众参与模型”的推广应用第56-58页
第6章 绩效评估主体模型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对策第58-61页
   ·受众参与的制度保障问题及其改善对策第58页
   ·信息不对称问题及其改善对策第58-59页
   ·受众的素质问题及其改善对策第59-60页
   ·政府绩效评估的文化缺陷及其改善对策第60-61页
第7章 结论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5页
致谢第65-66页
个人简历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温州市乡镇公务员职业生涯管理研究
下一篇:苏州市政务公开与公民参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