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1-13页 |
·温州市乡镇机关面临的变革环境 | 第11-12页 |
·传统公务员制度面临的挑战 | 第12页 |
·温州市乡镇公务员的职业特点 | 第12-13页 |
·创新和选题意义 | 第13-15页 |
·提供实践借鉴 | 第13-14页 |
·提供理论参考 | 第14-15页 |
·相关概念 | 第15-16页 |
·职业生涯和职业生涯管理 | 第15-16页 |
·乡镇公务员职业生涯管理的内涵 | 第16页 |
·总体结构 | 第16-19页 |
·主要内容和结构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简述 | 第19-24页 |
·职业生涯若干理论 | 第19-22页 |
·职业匹配相关理论 | 第19-20页 |
·职业发展阶段理论 | 第20-21页 |
·职业锚理论 | 第21页 |
·职业发展形式理论 | 第21-22页 |
·国外公务员职业生涯管理典型模式 | 第22-2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3-24页 |
第3章 温州市乡镇公务员职业生涯现状分析 | 第24-39页 |
·温州市乡镇公务员管理的现行有关制度 | 第24-28页 |
·乡镇公务员的职务管理 | 第24-26页 |
·乡镇公务员的管理权限 | 第26-27页 |
·乡镇公务员的日常管理 | 第27-28页 |
·温州市推行乡镇公务员职业生涯管理的有利条件 | 第28-29页 |
·上级对农村基层干部的重视 | 第28页 |
·公务员制度的逐步规范 | 第28-29页 |
·公务员学习培训力度的加强 | 第29页 |
·温州市乡镇公务员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9-36页 |
·乡镇调控力的弱化 | 第30-32页 |
·乡镇行政级别设置的不合理性 | 第32-33页 |
·职业生涯管理环节的不完善 | 第33-35页 |
·乡镇行政文化发展的滞后 | 第35-36页 |
·温州市乡镇公务员职业现状的若干案例 | 第36-39页 |
·关于激励因素的案例 | 第36-38页 |
·关于工作压力的案例 | 第38-39页 |
第4章 温州市乡镇公务员职业生涯管理体系的框架设计 | 第39-64页 |
·设计原则 | 第39-41页 |
·政治性原则 | 第39页 |
·和谐统一原则 | 第39-40页 |
·公平竞争原则 | 第40页 |
·阶段性及时间性原则 | 第40-41页 |
·前瞻性和创新性原则 | 第41页 |
·流程结构设计 | 第41-46页 |
·工作和职务分析 | 第42-43页 |
·职业锚分析和目标确定 | 第43-44页 |
·职业发展中的跟踪服务 | 第44-45页 |
·评估和目标调整 | 第45-46页 |
·职业路径设计 | 第46-51页 |
·纵向晋升通道 | 第47-48页 |
·横向交流通道 | 第48-49页 |
·通道的创新 | 第49-51页 |
·相关制度的整合 | 第51-64页 |
·职务管理系统 | 第51-54页 |
·开发培训系统 | 第54-57页 |
·考核评估系统 | 第57-61页 |
·信息交流系统 | 第61-64页 |
第5章 温州市推行乡镇公务员职业生涯管理的建议 | 第64-81页 |
·建立市、县、乡联动机制 | 第64-66页 |
·理顺县乡权责关系 | 第64-65页 |
·明确责任分工 | 第65-66页 |
·精心设计实施步骤 | 第66-69页 |
·进行宣传和动员 | 第66页 |
·做好软件和硬件准备 | 第66-67页 |
·设立公务员职业生涯顾问 | 第67-68页 |
·填写职业生涯规划书 | 第68页 |
·开好职业生涯发展研讨会 | 第68-69页 |
·实施效果的评估 | 第69-70页 |
·评估标准 | 第69页 |
·评估实施 | 第69-70页 |
·把握实施重点 | 第70-81页 |
·以核心公务员为重点 | 第70-71页 |
·注重内职业生涯的激励 | 第71-72页 |
·重视工作—家庭平衡 | 第72-74页 |
·灵活运用职业锚理论 | 第74-76页 |
·实行动态分阶段管理 | 第76-81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1-83页 |
·结论 | 第81-82页 |
·展望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6页 |
附录A 温州市乡镇公务员职业生涯规划书 | 第86-87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