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权的人力资本内部收益分配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1 绪论 | 第12-16页 |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12-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选题意义、选题动机 | 第13-14页 |
·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框架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6-21页 |
·人力资本参与收益分配研究综述 | 第16-19页 |
·国外主要研究综述 | 第16-17页 |
·国内主要研究综述 | 第17-19页 |
·人力资本内部之间的收益分配研究综述 | 第19-20页 |
·人力资本定价研究综述 | 第20-21页 |
·货币性计量方法 | 第20-21页 |
·非货币性计量方法 | 第21页 |
·小结 | 第21页 |
3 人力资本参与收益分配的理论基础 | 第21-31页 |
·人力资本概念界定 | 第21-23页 |
·对企业剩余的理解 | 第23-26页 |
·企业剩余的几种观点 | 第23-24页 |
·EVA 的三种表达方式 | 第24-26页 |
·四种观点的区别 | 第26页 |
·本文界定的企业剩余 | 第26页 |
·产权理论 | 第26-29页 |
·人力资本产权理论 | 第26-27页 |
·人力资本产权的特征 | 第27-28页 |
·人力资本产权决定其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 第28-29页 |
·其他理论 | 第29-31页 |
·劳动价值理论 | 第29-30页 |
·我国对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 第30页 |
·企业契约理论 | 第30-31页 |
4 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问题 | 第31-36页 |
·人力资本的类型划分 | 第31-33页 |
·影响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程度的主要因素 | 第33-34页 |
·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 | 第34-36页 |
·异质型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 | 第34-35页 |
·同质型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 | 第35页 |
·小结 | 第35-36页 |
5 人力资本内部收益分配的程序设计 | 第36-40页 |
·分配原则 | 第36-37页 |
·基本程序 | 第37-38页 |
·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之间的分配 | 第38-40页 |
·具体分配模式 | 第38-39页 |
·具体分配方法 | 第39-40页 |
6 人力资本内部之间的分配方法研究 | 第40-54页 |
·初创期的分配方法 | 第40-42页 |
·成长期的分配方法 | 第42-44页 |
·成熟期的分配方法 | 第44-53页 |
·人力资本岗位工资的确定 | 第45页 |
·人力资本各类型价值分配额的确定 | 第45-49页 |
·人力资本各类型内部的价值分配 | 第49-53页 |
·衰退期的分配方法 | 第53-54页 |
·小结 | 第54页 |
7 人力资本内部收益分配的制约问题 | 第54-57页 |
·外部制约因素 | 第54-56页 |
·内部制约因素 | 第56-57页 |
结束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个人简历 | 第61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