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相关者财务披露监管机制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引言 | 第11-31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6页 |
·公司治理与财务披露监管的关系 | 第11页 |
·委托代理关系下财务披露监管机制的不足 | 第11-15页 |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兴起 | 第15-16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7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2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2-27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7-28页 |
·研究目的 | 第27页 |
·研究意义 | 第27-28页 |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28-29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研究方法 | 第29页 |
·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 第29-30页 |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30-31页 |
1 财务披露监管机制基本理论 | 第31-37页 |
·财务披露监管机制的涵义 | 第31-35页 |
·财务披露监管机构的设置 | 第31-34页 |
·财务披露监管规范的设计 | 第34-35页 |
·建立财务披露监管机制的基本原则 | 第35-36页 |
·适用性原则 | 第35页 |
·精简性原则 | 第35页 |
·明晰性原则 | 第35-36页 |
·独立性原则 | 第36页 |
·重构财务披露监管机制的基本思路 | 第36-37页 |
2 利益相关者结构特征分析及企业类型的重新划分 | 第37-46页 |
·参与财务披露监管的利益相关者的确定 | 第37-39页 |
·关键利益相关者及非关键利益相关者 | 第39-44页 |
·关键利益相关者的确定 | 第39-44页 |
·企业类型的重新划分 | 第44-46页 |
·企业类型划分的现状及不足 | 第44-45页 |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发展对企业类型划分提出新的要求 | 第45页 |
·基于利益相关者结构特征分析的企业类型的重新划分 | 第45-46页 |
3 利益相关者财务披露监管机制 | 第46-64页 |
·利益相关者会计行为及参与企业现状分析 | 第46-58页 |
·股东会计行为及参与企业现状的分析 | 第46-48页 |
·债权人会计行为及参与企业现状的分析 | 第48-50页 |
·经营者会计行为及参与企业现状的分析 | 第50-52页 |
·员工会计行为及参与企业现状的分析 | 第52-55页 |
·政府会计行为及参与企业现状的分析 | 第55-58页 |
·不同类型企业财务披露监管机制 | 第58-64页 |
·单一型利益相关者财务披露监管机制的构造 | 第58-61页 |
·混合性企业利益相关者财务披露监管机制的构造 | 第61-64页 |
4 结束语 | 第64-66页 |
·本文的研究成果 | 第64页 |
·本文局限性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附: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