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论文提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8页 |
一、选题意义与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二、研究范畴与基本概念界定 | 第13-16页 |
三、研究架构 | 第16页 |
四、主要创新点 | 第16-18页 |
1 公司交叉上市的理论分析:资本成本视角 | 第18-48页 |
·概述 | 第18-19页 |
·市场分割假说、交叉上市与资本成本 | 第19-26页 |
·市场分割假说与交叉上市的资本成本 | 第19-20页 |
·市场分割假说的理论拓展 | 第20-21页 |
·市场分割假说的检验 | 第21-24页 |
·本节小结 | 第24-26页 |
·流动性假说、交叉上市与资本成本 | 第26-32页 |
·流动性假说与交叉上市的资本成本 | 第26-27页 |
·流动性假说的理论拓展 | 第27-28页 |
·流动性假说的检验 | 第28-32页 |
·本节小结 | 第32页 |
·投资者认知假说、交叉上市与资本成本 | 第32-38页 |
·投资者认知假说与交叉上市的资本成本 | 第32页 |
·投资者认知假说的检验 | 第32-37页 |
·本节小结 | 第37-38页 |
·绑定假说、交叉上市与资本成本 | 第38-48页 |
·绑定假说与交叉上市的资本成本 | 第38-39页 |
·绑定假说的检验 | 第39-45页 |
·对绑定假说的拓展与质疑 | 第45-47页 |
·本节小结 | 第47-48页 |
2 交叉上市的资本成本效应研究文献综述 | 第48-60页 |
·利用市场反应衡量交叉上市的资本成本效应 | 第48-50页 |
·利用股权资本成本的计量模型衡量交叉上市的资本成本效应 | 第50-56页 |
·国际资本资产定价模型(ICAPM) | 第50-55页 |
·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 | 第55页 |
·预期资本成本模型 | 第55-56页 |
·我国学者的相关研究与未来研究方向 | 第56-58页 |
·本文研究的展开计划 | 第58-60页 |
3 中国公司交叉上市的发展、现状与特征 | 第60-86页 |
·中国公司交叉上市的发展与现状 | 第60-73页 |
·中国公司境外上市的发展历程、现状与特征 | 第60-68页 |
·境外上市中国公司回归A股发展历程 | 第68-73页 |
·中国公司交叉上市的背景分析 | 第73-79页 |
·证券市场国际化与全球证券市场竞争 | 第73-74页 |
·国内经济与资本市场发展 | 第74-75页 |
·企业的融资需求 | 第75-77页 |
·管理层政策推动 | 第77-79页 |
·中国公司交叉上市的特征分析 | 第79-86页 |
·"先外后内"是中国公司交叉上市的最大特征 | 第79-80页 |
·A+H交叉上市是中国公司交叉上市的主要形式 | 第80-81页 |
·交叉上市的时间间隔正在缩短 | 第81-82页 |
·股票价差正在缩小 | 第82-86页 |
4 交叉上市的资本成本效应研究:理论框架构建 | 第86-97页 |
·资本成本的理论解析 | 第86-90页 |
·资本成本的内涵 | 第86-87页 |
·资本成本的本质 | 第87-88页 |
·资本成本与投资者要求的报酬率 | 第88页 |
·资本成本与理财目标 | 第88-89页 |
·资本成本与公司融资行为 | 第89-90页 |
·资本成本效应度量方法:国际视角 | 第90-96页 |
·资本成本度量理念:风险与报酬的权衡 | 第90-91页 |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 第91-93页 |
·国际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 第93-96页 |
·理论模型设计与实证研究框架 | 第96-97页 |
5 资本成本效应分析:基于中国公司交叉上市的数据 | 第97-117页 |
·交叉上市的资本成本效应:整体检验 | 第97-104页 |
·研究假设 | 第97页 |
·研究设计 | 第97-99页 |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 第99-104页 |
·交叉上市的资本成本效应:因素回归检验 | 第104-114页 |
·研究假设 | 第104-107页 |
·研究变量的确定与设计 | 第107-111页 |
·研究设计与回归模型 | 第111-112页 |
·回归结果与分析 | 第112-114页 |
·本章小结 | 第114-117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117-122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其结论 | 第117-118页 |
·研究结论的启示 | 第118-119页 |
·本文研究的不足与局限性 | 第119-120页 |
·未来研究展望 | 第120-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31页 |
后记 | 第131-133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