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6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三 研究内容和框架 | 第12-13页 |
四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3-14页 |
五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六 数据来源 | 第14页 |
七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资本结构理论评述 | 第16-32页 |
一 西方资本结构理论 | 第16-27页 |
(一) 早期资本结构理论 | 第17-20页 |
(1) 净收益理论 | 第17-18页 |
(2) 营业收益理论 | 第18-19页 |
(3) 传统理论 | 第19-20页 |
(二)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 第20-23页 |
(1) 考虑公司所得税的MM定理 | 第20-22页 |
(2) 考虑公司所得税的MM定理 | 第22-23页 |
(三) 新资本结构理论 | 第23-26页 |
(1) 米勒模型 | 第23页 |
(2) 平衡理论 | 第23-24页 |
(3) 不对称信息结构下的融资顺序理论 | 第24-26页 |
(四) 资本结构理论的最新探索 | 第26-27页 |
二 国内文献述评及实证研究 | 第27-32页 |
第三章 影响河南省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因素分析 | 第32-41页 |
一 宏观因素分析 | 第32-35页 |
(一) 国民经济总体运行态势 | 第32-34页 |
(二) 国家政策与法律法规 | 第34-35页 |
(三) 金融市场的运行情况 | 第35页 |
二 影响公司资本结构的内部因素 | 第35-41页 |
(一) 行业特性 | 第35页 |
(二) 公司治理 | 第35-36页 |
(三) 股权结构 | 第36-38页 |
(四) 所有者及经营者的态度 | 第38页 |
(五) 公司规模 | 第38页 |
(六) 公司盈利 | 第38-39页 |
(七) 企业成长性 | 第39页 |
(八) 公司筹资政策 | 第39-40页 |
(九) 非负债类税盾 | 第40页 |
(十) 抵押担保价值 | 第40-41页 |
第四章 河南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分析 | 第41-59页 |
一 基本介绍 | 第41-43页 |
二 河南省A股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分析 | 第43-51页 |
(一) 河南上市公司存在着结构性缺陷问题 | 第43-44页 |
(二) 资产负债率偏低 | 第44-47页 |
(三) 河南省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显然存在较大的行业差异 | 第47-48页 |
(四) 上市公司偏爱股权融资,且融资结构不合理 | 第48-50页 |
(五) 在外源融资中,筹资渠道比较单一,负债融资布不平衡 | 第50-51页 |
三 河南省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实证分析 | 第51-59页 |
(一) 数据分析与数据来源 | 第51-52页 |
(二) 变量设计 | 第52-54页 |
(1) 被解释变量的度量 | 第52页 |
(2) 解释变量 | 第52-54页 |
(三) 资本结构解释模型 | 第54-57页 |
(四) 研究结果与不足 | 第57-59页 |
第五章 河南省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的对策建议 | 第59-67页 |
一、改善上市公司融资的外部环境 | 第59-63页 |
(一) 积极发展企业债券市场 | 第59-60页 |
(三) 优化股权结构 | 第60-62页 |
(四) 加快地方银行的体制改革 | 第62页 |
(五) 建立健全股市制度,规范上市公司融资行为 | 第62-63页 |
二、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 第63-65页 |
(一)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对经营者的约束和控制 | 第63-64页 |
(二) 加强内部融资,健全企业内部积累机制 | 第64页 |
(三) 上市公司自身保持合理的负债率 | 第64-65页 |
三、加强信号披露管理,构建有效的信号传递机制 | 第65-67页 |
(一) 逐步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督体系 | 第65页 |
(二) 建立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错误与舞弊责任追究制度 | 第65-66页 |
(三) 严格执法,加大处罚力度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