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导论 | 第10-23页 |
·关键词阐释 | 第10-13页 |
·业主委员会 | 第10-11页 |
·善治 | 第11-12页 |
·社区 | 第12页 |
·社区治理主体 | 第12-13页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3-16页 |
·选题背景 | 第13-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6-20页 |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8-20页 |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20-23页 |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研究方法和研究路径 | 第21-23页 |
2 善治目标下业主委员会建设的理论基础及其实践依据 | 第23-30页 |
·善治目标下业主委员会建设的理论基础 | 第23-26页 |
·公民社会理论 | 第23-24页 |
·治理理论 | 第24-25页 |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25-26页 |
·业主委员会建设的相关经验 | 第26-30页 |
·我国的业主委员会建设的成功经验 | 第26-27页 |
·美国业主委员会建设的经验借鉴 | 第27-30页 |
3 我国业主委员会的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第30-40页 |
·我国业主委员会建设现状 | 第30-34页 |
·我国业主委员会的发展状况 | 第30-32页 |
·业主委员会的内外部冲突 | 第32-34页 |
·善治目标下我国业主委员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第34-36页 |
·部分业主的搭便车现象泛滥 | 第34页 |
·业主委员会的权责范围不对称 | 第34-35页 |
·业主委员会的监督体制缺位 | 第35页 |
·业主委员会的内外部环境缺乏互动 | 第35-36页 |
·不同利益群体阻挠业主委员会的发展 | 第36页 |
·我国业主委员会建设偏离善治目标的成因分析 | 第36-40页 |
·主层面的原因 | 第36-38页 |
·业主委员会层面的原因 | 第38页 |
·政府层面的原因 | 第38-40页 |
4 善治目标引发的关于业主委员会建设的思考 | 第40-48页 |
·我国业主委员会发展的目标及核心价值观 | 第40-41页 |
·我国业主委员会发展的目标 | 第40页 |
·我国业主委员会发展的核心价值观 | 第40-41页 |
·善治目标下我国政府及业主委员会发展的角色定位 | 第41-43页 |
·我国业主委员会的角色定位 | 第41-42页 |
·我国政府在业主委员会中的角色定位 | 第42-43页 |
·善治目标下我国业主委员会建设的路径选择 | 第43-48页 |
·强化政府在制定关于业主委员会法规的掌舵职能 | 第43-44页 |
·建立业主委员会与开发商、物业公司的合作秩序 | 第44-45页 |
·引入业主委员会的委员合议制度 | 第45-46页 |
·创建三维一体的业主委员会治理制度 | 第46-48页 |
5 案例分析 | 第48-54页 |
·沈阳玫苑家园业主委员会概况 | 第48-49页 |
·沈阳玫苑家园业主委员会与社区内不同利益主体的合作关系 | 第49-51页 |
·沈阳玫苑家园业主委员会与玫苑物业有限公司的关系 | 第49页 |
·沈阳玫苑家园业主委员会与先农坛居民委员会的关系 | 第49-50页 |
·沈阳玫苑家园业主委员会与万莲街道办事处的关系 | 第50-51页 |
·完善沈阳玫苑家园业主委员会建设的措施 | 第51-54页 |
·建立业主委员会与物业公司的盟友关系 | 第51页 |
·完善业主委员会的委员轮换制度 | 第51-52页 |
·推行三维一体的业主委员会治理制度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