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PC的监控软件设计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课题背景 | 第11-12页 |
·基于OPC技术的意义 | 第12-13页 |
·组态监控软件的发展趋势 | 第13-15页 |
·课题的主要工作及论文结构安排 | 第15-16页 |
第2章 OPC技术研究 | 第16-27页 |
·OPC的历史和发展现状 | 第16-18页 |
·OPC介绍 | 第16页 |
·OPC的历史 | 第16-17页 |
·OPC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7-18页 |
·COM技术概述 | 第18页 |
·COM对象 | 第18-19页 |
·COM接口 | 第19-22页 |
·接口的定义和标识 | 第19-20页 |
·接口描述语言IDL | 第20-21页 |
·COM接口特性 | 第21页 |
·IUnknown接口 | 第21-22页 |
·COM结构 | 第22-24页 |
·客户/服务器模型 | 第22-23页 |
·COM库 | 第23-24页 |
·COM的实现 | 第24-27页 |
·进程内组件和进程外组件 | 第24-25页 |
·COM对象的管理 | 第25-27页 |
第3章 OPC数据访问规范的研究 | 第27-40页 |
·OPC规范简介 | 第27-28页 |
·OPC数据访问规范基础 | 第28-31页 |
·OPC数据访问规范简介 | 第28-30页 |
·OPC数据访问规范3.0版的优点 | 第30-31页 |
·OPC数据访问对象与接口 | 第31-38页 |
·OPC服务器对象及其接口 | 第32-33页 |
·OPC组对象及其接口 | 第33-37页 |
·OPC客户端接口 | 第37-38页 |
·OPC数据访问方式 | 第38-40页 |
·同步访问方式 | 第38页 |
·异步访问方式 | 第38-39页 |
·订阅访问方式 | 第39-40页 |
第4章 基于OPC的监控软件的设计 | 第40-59页 |
·监控软件的总体框架 | 第40-41页 |
·OPC客户端模块的设计 | 第41-51页 |
·OPC客户端实现机制 | 第41-43页 |
·OPC客户端开发的必备条件 | 第43页 |
·客户端软件总体设计思路 | 第43-45页 |
·数据访问服务器对象设计 | 第45-46页 |
·客户端详细设计 | 第46-51页 |
·用户管理模块的设计 | 第51-52页 |
·数据库管理系统模块的设计 | 第52-54页 |
·实时数据显示模块的设计 | 第54-55页 |
·报警模块的设计 | 第55-56页 |
·历史曲线模块的设计 | 第56-58页 |
·报表模块的设计 | 第58-59页 |
第5章 监控软件的应用实例 | 第59-68页 |
·现场设备及其服务器数据配置 | 第59-61页 |
·数据模块内容及地址分配 | 第59-60页 |
·S7-200.OPC Server数据配置 | 第60-61页 |
·监控软件主界面 | 第61-62页 |
·OPC客户端访问服务器端数据 | 第62-64页 |
·查看实时数据 | 第64-66页 |
·数值显示 | 第64-65页 |
·仪表显示 | 第65-66页 |
·查看历史曲线 | 第66页 |
·产生报表和报警记录 | 第66-68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