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一) 问题提出 | 第8-9页 |
(二) 研究目的 | 第9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9页 |
(四)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一、中学物理模型教学设计的研究综述 | 第10-26页 |
(一) 关于物理模型内涵的探讨 | 第10-15页 |
(二) 物理模型的发展史(力学模型为例) | 第15-16页 |
(三) 教学设计的理论研究历程 | 第16-18页 |
(四) 关于物理模型教学设计的研究 | 第18-25页 |
(五) 当前研究仍存在的问题 | 第25-26页 |
二、中学物理模型教学设计的理论探讨 | 第26-50页 |
(一) 概念澄清 | 第26-31页 |
1. 关于物理模型内涵的探讨 | 第26-30页 |
2. 物理模型教学设计的内涵 | 第30-31页 |
(二) 理论基础 | 第31-34页 |
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31-32页 |
2. 产生式迁移理论 | 第32页 |
3. 活动式教学理论 | 第32-34页 |
(三) 物理模型教学设计的原则 | 第34-35页 |
1. 注重学生的主体性 | 第34页 |
2. 突出教学内容的基础性 | 第34页 |
3. 提倡教学方法的多元性 | 第34页 |
4. 加强物理模型的实用性 | 第34-35页 |
(四) 物理模型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 | 第35-50页 |
1. 教学目标的设计 | 第35页 |
2. 教学内容的设计 | 第35-36页 |
3. 教学策略的设计 | 第36-45页 |
4. 教学过程的设计 | 第45-46页 |
5. 教学评价的设计 | 第46-50页 |
三、中学物理模型教学设计的实践探索 | 第50-71页 |
(一) 物理模型教学设计案例的分析方法 | 第50-52页 |
1. 物理模型教学设计案例分析的方法框架 | 第50-51页 |
2. 对所选物理教学设计案例的说明 | 第51-52页 |
(二) 物理模型教学设计的案例分析 | 第52-63页 |
1. 建构物体模型的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 第52-54页 |
2. 建构过程模型的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 第54-57页 |
3. 建构相互作用模型的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 第57-59页 |
4. 使用物理模型的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 第59-62页 |
5. 小结 | 第62-63页 |
(三) 物理模型教学案例的设计“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教学设计 | 第63-71页 |
结语 | 第71-75页 |
(一) 研究结论 | 第71-73页 |
(二) 研究反思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