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9-13页 |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可靠性基本理论 | 第14-28页 |
| ·可靠性的定义 | 第14页 |
| ·可靠性特征量 | 第14-19页 |
| ·系统可靠性分析 | 第19-28页 |
| ·典型系统可靠性模型 | 第19-23页 |
| ·可修复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 第23-28页 |
| 第三章 采煤机整机系统可靠性模型的建立 | 第28-51页 |
| ·采煤机整机系统结构分析及结构框图的建立 | 第28-43页 |
| ·采煤机概述 | 第28-29页 |
| ·牵引部结构分析 | 第29-32页 |
| ·截割部结构分析 | 第32-37页 |
| ·液压泵站系统结构分析 | 第37页 |
| ·电气控制系统结构分析 | 第37-38页 |
| ·附属装置结构分析 | 第38-42页 |
| ·采煤机整机系统的结构框图 | 第42-43页 |
| ·采煤机整机系统可靠性框图的建立 | 第43-47页 |
| ·采煤机牵引部的可靠性框图 | 第43-44页 |
| ·采煤机截割部的可靠性框图 | 第44-46页 |
| ·采煤机辅助装置的可靠性框图 | 第46-47页 |
| ·采煤机整机系统的可靠性框图 | 第47页 |
| ·采煤机整机系统的可靠性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47-50页 |
| ·单一子系统的可靠性数学模型 | 第47-48页 |
| ·采煤机整机系统的可靠性数学模型 | 第48-50页 |
| ·小结 | 第50-51页 |
| 第四章 采煤机整机系统可靠性分析 | 第51-61页 |
| ·MATLAB 概述 | 第51-52页 |
| ·采煤机运行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 | 第52-58页 |
| ·美国JOY 公司的6LS-5 型采煤机的实例分析 | 第52-56页 |
| ·国产MG750/1800-3.3D 型采煤机的实例分析 | 第56-58页 |
| ·可靠性指标的计算 | 第58-60页 |
| ·小结 | 第60-61页 |
| 第五章 采煤机的失效分析与可靠性保证措施 | 第61-74页 |
| ·失效分析 | 第61-71页 |
| ·综采生产系统故障分析 | 第61-62页 |
| ·采煤机失效分析 | 第62-65页 |
| ·关键部件的有限元分析 | 第65-71页 |
| ·可靠性保证措施 | 第71-72页 |
| ·采煤机的设计制造过程的可靠性保证措施 | 第71-72页 |
| ·采煤机的使用与维护可靠性保证措施 | 第72页 |
| ·小结 | 第72-74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4-75页 |
| ·本文结论 | 第74页 |
| ·工作展望 | 第74-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 致谢 | 第78-7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