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前言 | 第9-29页 |
| ·紫甘薯概况 | 第9-16页 |
| ·紫甘薯概述 | 第9页 |
| ·紫甘薯的育种 | 第9页 |
| ·紫甘薯色素的分布 | 第9-10页 |
| ·紫甘薯色素的分离提纯 | 第10-12页 |
| ·紫甘薯色素的主要成分 | 第12-13页 |
| ·紫甘薯的生理活性 | 第13-15页 |
| ·紫甘薯的开发利用 | 第15-16页 |
| ·花色苷(花青素)类色素 | 第16-18页 |
| ·花色苷概述 | 第16页 |
| ·花色苷的化学结构 | 第16-18页 |
| ·花色苷的性质 | 第18页 |
| ·花色苷类色素的分析方法 | 第18-20页 |
| ·色价法 | 第18页 |
| ·花色苷的定性分析 | 第18-19页 |
| ·花色苷的定量分析 | 第19-20页 |
| ·自由基与天然抗氧化剂 | 第20-22页 |
| ·自由基及其产生机制 | 第20页 |
| ·自由基对生物体的危害 | 第20-21页 |
| ·天然抗氧化剂 | 第21-22页 |
| ·氧化应激与糖尿病 | 第22-23页 |
| ·氧化应激概述 | 第22页 |
| ·氧化应激对糖尿病的影响 | 第22-23页 |
| ·糖尿病氧化应激的来源 | 第23页 |
| ·氧化应激与糖尿病并发症 | 第23-25页 |
| ·氧化应激与糖尿病神经病变 | 第23-24页 |
| ·氧化应激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 第24页 |
| ·氧化应激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第24-25页 |
| ·氧化应激与糖尿病肾病 | 第25页 |
| ·糖尿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 第25-28页 |
| ·化学药物诱导动物模型 | 第25-26页 |
| ·自发性遗传动物模型 | 第26-27页 |
| ·转基因动物模型 | 第27页 |
| ·胰腺部分切除动物模型 | 第27-28页 |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28-29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8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8-29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9-40页 |
| ·实验材料 | 第29-30页 |
| ·实验动物 | 第29页 |
| ·所用材料 | 第29页 |
| ·主要试剂 | 第29-30页 |
| ·主要仪器 | 第30页 |
| ·实验方法 | 第30-40页 |
| ·阳离子交换吸附树脂纯化APSP | 第30-32页 |
| ·APSP成品制备 | 第32-33页 |
| ·纯化前后APSP色素的初步分析 | 第33-34页 |
| ·纯化前后APSP理化性质的研究 | 第34-36页 |
| ·APSP对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第36-39页 |
| ·胰腺组织HE染色形态观察 | 第39-40页 |
| 3 结果与讨论 | 第40-63页 |
| ·阳离子交换树脂对APSP的精制实验研究 | 第40-44页 |
| ·几种阳离子交换树脂对APSP的吸附效果 | 第40-41页 |
| ·D061二次纯化APSP的工艺条件及效果 | 第41-44页 |
| ·纯化前后APSP色素初步分析 | 第44页 |
| ·纯化前后APSP理化性质的比较研究 | 第44-54页 |
| ·不同pH值的光谱特性 | 第44-45页 |
| ·pH值对APSP稳定性的影响 | 第45-46页 |
| ·热对APSP稳定性的影响 | 第46-47页 |
| ·光对APSP稳定性的影响 | 第47-48页 |
| ·耐金属离子性 | 第48-49页 |
| ·常用食品添加剂——抗坏血酸Vc对APSP的影响 | 第49-50页 |
| ·氧化剂和还原剂对APSP稳定性的影响 | 第50-51页 |
| ·防腐剂对APSP稳定性的影响 | 第51-52页 |
| ·有机酸对APSP稳定性的影响 | 第52页 |
| ·蔗糖、葡萄糖和食盐的影响 | 第52-54页 |
| ·APSP对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的影响 | 第54-56页 |
| ·一般状态的比较 | 第54页 |
| ·对糖尿病大鼠体重的影响 | 第54页 |
| ·对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 | 第54-55页 |
| ·对糖尿病大鼠主要脏体指数的影响 | 第55-56页 |
| ·对糖尿病大鼠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的影响 | 第56页 |
| ·APSP对糖尿病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 第56-57页 |
| ·APSP对糖尿病大鼠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 第57-60页 |
| ·对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影响 | 第57页 |
| ·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影响 | 第57-58页 |
| ·对谷胱甘肽过氧化氢酶(GSH-Px)活力的影响 | 第58-59页 |
| ·对过氧化氢酶(CAT)活力的影响 | 第59-60页 |
| ·对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 第60页 |
| ·APSP对胰腺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 | 第60-63页 |
| 4 结论 | 第63-64页 |
| ·APSP的二次纯化 | 第63页 |
| ·APSP的稳定性 | 第63页 |
| ·APSP对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的作用 | 第63页 |
| ·APSP对糖尿病大鼠血脂水平的作用 | 第63页 |
| ·APSP对糖尿病大鼠氧化应激水平的作用 | 第63-64页 |
| 5 展望 | 第64-65页 |
| 6 参考文献 | 第65-72页 |
| 7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发表情况 | 第72-73页 |
| 8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