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明清建筑“陈氏书院”装饰艺术初探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课题的理论价值及应用价值 | 第13-14页 |
第2章 陈氏书院的历史考证 | 第14-23页 |
·陈氏书院总述 | 第14-16页 |
·陈氏书院建造的年代考证 | 第16-18页 |
·陈氏书院的背景、性质与功能考证 | 第18-23页 |
·陈氏书院建造的背景考证 | 第18-19页 |
·陈氏书院的性质考证 | 第19-20页 |
·陈氏书院的功能考证 | 第20-23页 |
第3章 陈氏书院建筑装饰艺术特色 | 第23-28页 |
·因地制宜的处理手法 | 第23-24页 |
·务实世俗的装饰表现 | 第24页 |
·开放融通的人文品质 | 第24-25页 |
·清新自然的意境追求 | 第25-26页 |
·讲究和谐美的建筑艺术 | 第26-28页 |
第4章 陈氏书院建筑装饰详析 | 第28-62页 |
·运用民间美术的独特造型手法和色彩等进行装饰 | 第28页 |
·陈氏书院装饰题材研究 | 第28-30页 |
·陈氏书院装饰构图研究 | 第30-43页 |
·单式和复式 | 第30-37页 |
·对称与均衡 | 第37-41页 |
·破格的手法 | 第41-43页 |
·陈氏书院装饰造型研究 | 第43-54页 |
·写实法 | 第43-44页 |
·省略法 | 第44-47页 |
·变形法 | 第47-50页 |
·修饰法 | 第50-52页 |
·创造法 | 第52-54页 |
·陈氏书院装饰色彩研究 | 第54-62页 |
·色彩的起源 | 第54-56页 |
·对颜色的信仰 | 第56-58页 |
·颜色的运用 | 第58-62页 |
第5章 陈氏书院建筑装饰艺术工艺概述 | 第62-76页 |
·巧夺天工的装饰工艺和建筑科学技术的较好结合 | 第62-63页 |
·集岭南传统建筑装饰艺术之大成的工艺七绝 | 第63-76页 |
·特色之一灰塑艺术 | 第64-66页 |
·特色之二陶塑艺术 | 第66-68页 |
·特色之三木雕艺术 | 第68-70页 |
·其他装饰艺术 | 第70-76页 |
第6章 陈氏书院建筑装饰物寓意 | 第76-90页 |
·传统建筑装饰中的人文思想分析 | 第76-79页 |
·寄寓伦理观念 | 第76-77页 |
·传载信仰情态以古代原始生殖崇拜,图腾崇拜为基础 | 第77-78页 |
·融汇审美意向 | 第78-79页 |
·镇—寓意辟邪 | 第79-84页 |
·辟邪物的概念、文化内涵 | 第79-80页 |
·陈氏书院辟邪装饰物略述 | 第80-84页 |
·祥—寓意吉祥 | 第84-90页 |
·吉祥物的概念及文化内涵 | 第84页 |
·陈氏书院吉祥装饰物略述 | 第84-90页 |
第7章 陈氏书院装饰创新与商业化应用设想及实例 | 第90-109页 |
·陈氏书院装饰现代应用 | 第90-94页 |
·传统装饰图案纹饰在现代首饰中的借鉴和应用 | 第90-91页 |
·传统吉祥图案在中国民间服饰中的体现 | 第91-94页 |
·装饰物创新应用设想及其可能性 | 第94-95页 |
·屋脊飞禽走兽创新应用设想 | 第94-95页 |
·怪兽装饰物应用实例—“如意”系列 | 第95-109页 |
·创作来源 | 第95-98页 |
·造型与色彩 | 第98-99页 |
·“如意”系列之一 | 第99-105页 |
·“如意”系列之二 | 第105-109页 |
结语 | 第109-110页 |
致谢 | 第110-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1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113-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