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利用RILs群体对水稻正季和再生季重要农艺性状的QTL比较分析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1页
1.文献综述第11-25页
   ·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第11-16页
     ·分子遗传图谱构建的程序第11-15页
     ·遗传图谱构建进展第15-16页
   ·QTL定位原理与方法第16-19页
     ·QTL定位原理第16-17页
     ·QTL定位方法第17-19页
   ·水稻QTL定位研究进展第19-24页
     ·水稻农艺性状QTL定位研究进展第19-20页
     ·水稻耐寒性遗传和QTL定位研究进展第20-24页
     ·水稻再生力QTL定位研究进展第24页
   ·开题设想第24-25页
2.材料与方法第25-29页
   ·供试材料第25页
   ·试验设计第25-26页
     ·田间试验第25页
     ·芽期耐寒性鉴定第25页
     ·再生稻桩耐寒性鉴定第25-26页
   ·性状考察第26-27页
     ·水稻农艺性状考察第26页
     ·水稻耐寒性状考察第26-27页
   ·SSR引物来源第27页
   ·SSR分析第27-29页
     ·基因组总DNA提取第27-28页
     ·PCR扩增反应第28页
     ·电泳检测及成像第28页
     ·SSR资料收集及统计分析第28页
     ·遗传图谱的绘制和QTL定位第28-29页
3.结果与分析第29-50页
   ·性状表型分布第29-31页
   ·性状方差分析第31-32页
   ·性状相关分析第32-38页
     ·正季农艺性状相关分析第33-35页
     ·再生季农艺性状相关分析第35页
     ·正季和再生季间性状相关分析第35-38页
   ·DNA分子标记连锁图谱的构建第38-43页
   ·QTL定位研究(分析结果)第43-50页
     ·正季与再生季农艺性状定位结果与比较第44-48页
     ·再生力QTL定位结果第48-49页
     ·耐寒性QTL定位结果第49页
     ·发芽率QTL定位结果第49-50页
4.讨论第50-56页
   ·决定植物数量性状的QTL数目及其影响因素第50页
   ·本研究结果与已有QTL位点的关系第50-54页
     ·两季检测到的农艺性QTL与前人相应结果比较分析第50-52页
     ·再生力QTL定位结果评价第52-53页
     ·耐寒性QTL位点的比较分析第53-54页
   ·QTL位点与主效基因的关系第54页
   ·耐寒性与再生力的相关性探讨第54页
   ·芽期耐寒性与越冬耐寒性的分子基础探讨第54-55页
   ·QTL紧密连锁和一因多效第55-56页
附录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4页
致谢第64-6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净套作下不同基因型大豆光合、固氮特性及产量品质的比较研究
下一篇:玉米主要骨干自交系硝酸还原酶基因突变类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