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玉米主要骨干自交系硝酸还原酶基因突变类型分析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1.文献综述第10-23页
   ·玉米骨干自交系种质研究现状第10-11页
   ·四个骨干自交系及其衍生系在生产上的作用第11-13页
     ·黄早四及衍生系在生产上的作用第11-12页
     ·Mo17及衍生系在生产上的作用第12-13页
     ·丹340及衍生系在生产上的作用第13页
     ·掖478及衍生系在生产上的作用第13页
   ·硝酸还原酶基因(NR)研究概况第13-19页
     ·硝酸还原酶的定位第14页
     ·硝酸还原酶的类型第14-15页
     ·硝酸还原酶基因的克隆与结构第15-17页
     ·NR的调节第17-18页
     ·NR在玉米硝态氮同化中的作用第18-19页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第19-21页
     ·单核苷酸多态性概述第19-20页
     ·SNP作为遗传标记的优越性第20页
     ·SNP的检测分析技术第20-21页
     ·玉米中的SNP第21页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1-23页
2.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3-32页
   ·实验材料第23-24页
     ·植物材料第23-24页
     ·质粒和菌株第24页
     ·工具酶及试剂第24页
   ·实验方法第24-31页
     ·DNA提取及检测纯度和浓度第24-26页
     ·PCR扩增NR基因编码区序列第26-28页
     ·PCR产物电泳及胶回收纯化第28-29页
     ·连接第29-30页
     ·转化第30-31页
     ·克隆第31页
     ·菌液PCR第31页
   ·数据分析第31-32页
3.结果与分析第32-43页
   ·基因组DNA的质量及浓度检测结果第32页
   ·PCR扩增产物和菌液PCR电泳检测图谱第32-33页
   ·玉米骨干自交系NR基因突变类型分析第33-40页
     ·四个骨干自交系和18-599,08-641,21-ES第34-36页
     ·Mo17及其衍生系第36-38页
     ·黄早四及其衍生系第38-39页
     ·NR基因氨基酸水平分析第39-40页
   ·NR基因的分子进化树分析第40-42页
   ·农艺性状聚类分析第42-43页
4.讨论第43-46页
   ·玉米自交系中NR基因的突变类型第43-44页
   ·玉米自交系NR基因的突变规律第44-45页
   ·NR基因突变规律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第45页
   ·对下一步研究的建议第45-46页
5.结论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利用RILs群体对水稻正季和再生季重要农艺性状的QTL比较分析
下一篇:四川省不同来源地金钱草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