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桥梁构造论文--墩台结构(下部结构)论文--桥墩论文

钢筋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及数值分析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28页
   ·引言第17-19页
   ·桥梁抗震理论发展第19-24页
     ·基于承载力设计方法第19-20页
     ·基于承载力和构造保证延性设计方法第20-21页
     ·基于损伤和能量的设计方法第21-22页
     ·能力设计方法第22-23页
     ·基于性能/位移设计方法第23-24页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4-26页
   ·研究技术思路第26页
   ·论文主要内容及架构第26-28页
     ·文献调研第26-27页
     ·钢筋混凝土桥墩拟静力试验第27页
     ·试验结果评估、分析第27页
     ·桥墩塑性铰长度及等效刚度第27页
     ·桥墩滞回性能数值分析第27页
     ·结语和展望第27-28页
第二章 文献回顾第28-62页
   ·引言第28页
   ·钢筋混凝土桥墩抗震试验研究第28-39页
     ·国外主要试验研究成果第28-31页
     ·国内主要试验研究成果第31-32页
     ·墩柱性能数据库第32-37页
     ·钢筋混凝土墩柱试件形式及P-Δ效应第37-39页
   ·桥墩抗震行为特性第39-46页
     ·几何特征及配筋情况第40-42页
     ·材料特性第42-44页
     ·荷载作用第44-46页
   ·屈服位移及变形第46-49页
     ·传统的材料力学方法第46-48页
     ·Priestley 等提出的方法(1996)第48-49页
   ·塑性铰长度第49-56页
     ·塑性铰长度的定义第50-51页
     ·塑性铰长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第51-56页
   ·桥墩等效刚度第56-58页
     ·理论、试验研究成果第56-57页
     ·规范、细则规定第57-58页
   ·桥墩损伤模型第58-59页
   ·桥墩滞回性能数值分析第59-61页
   ·小结第61-62页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桥墩拟静力试验方案设计第62-82页
   ·引言第62页
   ·桥墩模型试件设计第62-63页
     ·桥墩模型试件尺寸设计调研第62-63页
     ·桥墩模型试件设计第63页
   ·材料特性第63-66页
     ·混凝土第64页
     ·钢筋第64-66页
   ·模型试件制作第66-68页
   ·测试方案及仪器设备第68-71页
     ·荷载测试系统第68页
     ·钢筋应变、截面曲率及墩身(基座)位移测试第68-71页
     ·测试设备、仪器第71页
   ·加载制度第71-77页
     ·墩顶轴向力加载第72-73页
     ·墩顶侧向位移加载第73-77页
     ·底座锚固力加载第77页
   ·试验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第77-81页
     ·模型试件安装、调试等准备阶段第78页
     ·试验阶段第78-79页
     ·试验流程图第79-81页
   ·小结第81-82页
第四章 试验现象及结果第82-142页
   ·引言第82页
   ·试验现象概括第82-83页
   ·直观表象第83-84页
     ·开裂第83页
     ·混凝土剥落第83-84页
   ·测试结果第84-86页
     ·弯曲变形分量第85页
     ·剪切变形分量第85页
     ·滑移变形分量第85-86页
     ·总荷载及总位移第86页
     ·测试应变、曲率及位移沿墩高的分布第86页
   ·Colum111 系列试验结果第86-105页
     ·Colum114508第86-93页
     ·Colum114515第93-99页
     ·Colum114524第99-105页
   ·Colum112 系列试验结果第105-123页
     ·Colum115708第105-111页
     ·Colum115715第111-117页
     ·Colum115724第117-123页
   ·Colum113 系列试验结果第123-141页
     ·Colum117008第123-129页
     ·Colum117015第129-135页
     ·Colum117024第135-141页
   ·小结第141-142页
第五章 试验结果分析评估第142-172页
   ·引言第142页
   ·桥墩强度特性第142-149页
     ·抗弯强度第142-144页
     ·塑性铰区抗剪强度第144-149页
   ·桥墩延性能力第149-156页
     ·骨架曲线第149页
     ·屈服位移、屈服曲率定义第149-150页
     ·极限位移、极限曲率定义第150-154页
     ·延性参数定义第154-156页
   ·桥墩损伤指标及滞回耗能特性第156-161页
     ·损伤指标第156-158页
     ·滞回耗能特性第158-161页
   ·分离式桥墩力-位移响应估计模型第161-164页
     ·等效屈服位移第161-162页
     ·极限位移估计第162-164页
   ·试验结果正交分析评估第164-170页
     ·极限抗弯能力第164-165页
     ·位移延性系数第165-167页
     ·极限状态累积耗能能力第167-168页
     ·等效塑性铰长度第168-169页
     ·等效刚度第169-170页
   ·小结第170-172页
第六章 桥墩塑性铰长度及等效刚度第172-197页
   ·引言第172页
   ·桥墩试验数据选取第172-174页
   ·桥墩塑性铰长度第174-186页
     ·塑性铰长度确定方法第174-177页
     ·现有塑性铰长度公式评述第177-179页
     ·塑性铰长度标定第179-186页
   ·桥墩等效刚度第186-195页
     ·等效刚度确定方法及其两层含义第186-189页
     ·现有等效刚度模型评估第189-191页
     ·等效刚度标定第191-195页
   ·小结第195-197页
第七章 基于OpenSees 的钢筋混凝土桥墩滞回性能数值分析第197-223页
   ·引言第197-198页
   ·OpenSees 程序介绍第198-201页
     ·OpenSees 概述第198-199页
     ·OpenSees 建模分析第199-201页
   ·纤维单元模型特点第201-203页
     ·基本假定第201页
     ·纤维单元模型的构成第201-202页
     ·纤维单元模型柔度法第202-203页
   ·桥墩滞回性能数值分析模型第203-217页
     ·材料模型第203-214页
     ·纤维截面模型第214-215页
     ·钢筋混凝土桥墩模型第215-217页
     ·边界条件及加载方式第217页
   ·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第217-222页
     ·力-位移骨架曲线第219页
     ·力-位移滞回曲线第219-222页
   ·小结第222-223页
第八章 结语第223-230页
   ·论文研究工作及主要结论第223-227页
     ·文献调研第223-224页
     ·桥墩拟静力试验方案设计第224页
     ·试验直观现象及直接测试结果第224-225页
     ·试验结果分析、评估第225-226页
     ·桥墩等效塑性铰长度及等效刚度第226-227页
     ·桥墩拟静力试验OpenSees 数值模拟第227页
   ·论文研究的主要贡献第227-228页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第228-230页
致谢第230-231页
参考文献第231-238页
附录第238-270页
 附录A:位移传感器布置及试验总体布置第238-240页
 附录B:桥墩侧向位移及曲率沿墩身高度的分布第240-249页
 附录C:纵筋应变沿墩高的分布第249-252页
 附录D:P-Δ效应第252-253页
 附录E:桥墩最终破坏形态图示第253-257页
 附录F:XTRACT 截面分析材料模型第257-260页
 附录G:钢筋混凝土桥墩滞回性能OpenSees 程序第260-265页
 附录H:试验桥墩设计细节第265-270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参与的科研项目第270页

论文共2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小波包能量方法的结构损伤识别应用研究
下一篇:典型不良地质条件下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