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人体—座椅"系统模型的建立 | 第11-12页 |
·被动座椅悬架系统的研究 | 第12-14页 |
·主动和半主动座椅悬架系统的研究 | 第14-16页 |
·研究目标和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六足并联悬架拓扑结构综合 | 第18-32页 |
·六足并联悬架结构 | 第18页 |
·拓扑结构学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并联机构结构组成 | 第18-19页 |
·并联机构运动输出特征矩阵与特征方程 | 第19-20页 |
·多回路机构耦合度计算 | 第20-21页 |
·六足并联悬架拓扑结构综合 | 第21-32页 |
·六足并联悬架拓扑结构综合过程 | 第21-30页 |
·模拟验证 | 第30-32页 |
第三章 人椅悬架系统振动模型的建立 | 第32-46页 |
·人椅悬架系统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32-34页 |
·人体、坐垫和靠背模型 | 第32-33页 |
·人椅悬架系统力学模型 | 第33-34页 |
·人椅悬架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34-46页 |
·簧载质量和支承点的运动分析 | 第34-35页 |
·惯性矩阵M的推导 | 第35-36页 |
·刚度矩阵K的推导 | 第36-38页 |
·阻尼矩阵C的推导 | 第38-40页 |
·人椅悬架系统运动微分方程 | 第40-46页 |
第四章 驾驶员座椅六足并联悬架结构选型 | 第46-68页 |
·驾驶员座椅六足并联悬架的性能要求 | 第46-47页 |
·六足并联悬架结构的比较与优选 | 第47-67页 |
·结构与运动耦合度分析与优选 | 第47页 |
·固有频率及振动耦合度分析与优选 | 第47-53页 |
·6方向减振效果计算机仿真与优选 | 第53-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五章 驾驶员座椅六足并联悬架参数优化设计 | 第68-81页 |
·概述 | 第68页 |
·六足并联悬架系统频率配置 | 第68-72页 |
·激振力频率分析 | 第68-69页 |
·整车的固有频率 | 第69页 |
·人体的敏感频率 | 第69页 |
·人椅悬架系统的固有频率配置 | 第69-72页 |
·六足并联悬架系统参数优化设计 | 第72-81页 |
·Matlab优化函数fgoalattain介绍 | 第73-74页 |
·人椅悬架系统的固有频率优化 | 第74-79页 |
·六足并联悬架系统阻尼系数优化 | 第79-81页 |
第六章 驾驶员座椅六足并联悬架的试验研究 | 第81-93页 |
·六足并联悬架系统的设计制造 | 第81-84页 |
·弹性——阻尼元件 | 第81-82页 |
·水平面辅助弹性装置 | 第82-83页 |
·复合球铰链 | 第83页 |
·六足并联悬架减振座椅 | 第83-84页 |
·六足并联悬架系统试验研究 | 第84-86页 |
·试验系统 | 第84-86页 |
·试验方案 | 第86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86-93页 |
·六足并联悬架减振座椅试验结果 | 第86-90页 |
·同普通座椅比较 | 第90-93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3-96页 |
·研究结论 | 第93-94页 |
·展望 | 第94-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99页 |
附录一 人椅悬架系统固有特性参数的MATLAB计算程序(stewart双三角型) | 第99-104页 |
致谢 | 第104-105页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