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行走系统论文--悬挂论文

长途客车空气悬架系统振动特性仿真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符号说明第9-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5页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12页
   ·空气悬架的特点第12-1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方法和内容第14-15页
第二章 SWIFT轮胎模型第15-30页
   ·轮胎的结构与力学模型概述第15-17页
     ·充气轮胎的结构第15-16页
     ·轮胎的力学特性和模型第16-17页
   ·SWIFT轮胎模型第17-29页
     ·刚性环模型第18-19页
     ·SWIFT轮胎模型的定义第19-29页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长途客车多体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第30-43页
   ·空气悬架导向机构的结构型式第30-31页
   ·长途客车悬架系统结构介绍第31-34页
   ·ADAMS简介第34-35页
     ·广义坐标选择第34页
     ·动力学方程的建立第34-35页
   ·车辆振动模型第35-41页
     ·车辆平面振动模型第35-36页
     ·路面第36-39页
     ·空气弹簧第39-40页
     ·减振器第40页
     ·推力杆第40页
     ·车身第40-41页
   ·车辆半车模型的建立第41-42页
     ·整车坐标系的建立第41页
     ·建立轮胎模型第41页
     ·建立半车模型第41-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模型参数的获取第43-50页
   ·整车惯性参数的获取第43-44页
     ·整车质量参数的获取第43页
     ·整车绕y轴转动惯量的计算第43-44页
   ·轮胎模型特性参数的获取第44-46页
     ·确定轮胎转动惯量第44-46页
     ·确定轮胎的刚度第46页
   ·确定空气弹簧的刚度第46-48页
     ·前空气弹簧刚度计算第46-48页
     ·后空气弹簧刚度计算第48页
   ·确定减振器的阻尼系数第48-49页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五章 仿真结果及分析第50-54页
   ·测试点的选取第50页
   ·仿真计算结果及分析第50-53页
     ·不同工况的仿真结果第51页
     ·不同工况仿真结果的对比分析第51-53页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4-55页
   ·研究结论第54页
   ·未来工作展望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附录 仿真结果第57-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路面车辆驾驶员座椅六足并联悬架系统动态特性研究
下一篇:蚌埠港口物流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