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1 绪论 | 第6-13页 |
1.1 “卐”符的宗教原始寓意及其它的研究意义 | 第6页 |
1.1.1 “卐”符的宗教原始寓意及其它研究的实证意义 | 第6页 |
1.1.2 “卐”符的宗教原始寓意及其它研究的文化意义 | 第6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6-11页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第6-9页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1.3 论文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3.1 论文思路 | 第11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4 研究重、难点及创新点 | 第12-13页 |
1.4.1 研究重点 | 第12页 |
1.4.2 研究难点 | 第12页 |
1.4.3 研究创新点 | 第12-13页 |
2 “卐”符号的分布 | 第13-21页 |
2.1 “卐”符在西方的分布 | 第13-15页 |
2.1.1 “卐”符在欧洲的分布 | 第13-14页 |
2.1.2 “卐”符在埃及、希腊的分布 | 第14-15页 |
2.2 “卐”符在东方的分布 | 第15-21页 |
2.2.1 “卐”符在亚洲的分布 | 第15-18页 |
2.2.2 “卐”符在中国的分布 | 第18-19页 |
2.2.3 “卐”符在印度的分布 | 第19-21页 |
3 “卐”符号的演变与传播 | 第21-26页 |
3.1 “卐”符号的演变 | 第21-22页 |
3.1.1 两河流域萨马拉文化“卐”符的演变 | 第21页 |
3.1.2 黄河流域仰韶文化“卐”符的演变 | 第21-22页 |
3.2 “卐”符号的传播 | 第22-26页 |
3.2.1 “卐”符的初传路线 | 第23-24页 |
3.2.2 “卐”符传播路线与史前青铜之路的关系 | 第24-26页 |
4 “卐”符号的功能 | 第26-31页 |
4.1 新石器时代“卐”符的功能 | 第26-29页 |
4.1.1 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卐”符的功能 | 第26-28页 |
4.1.2 甘青地区新石器时代“卐”符的功能 | 第28-29页 |
4.2 史前时期的“卐”符的功能 | 第29-31页 |
4.2.1 甲骨文中“卐”符的功能 | 第29-30页 |
4.2.2 新疆史前文化“卐”符的功能 | 第30-31页 |
5 “卐”符号的宗教原始寓意 | 第31-48页 |
5.1 “卐”符性崇拜的原始宗教寓意 | 第31-36页 |
5.1.1 “卐”符的性崇拜、生殖崇拜和丰产巫术 | 第31-34页 |
5.1.2 “卐”符为女性生殖器的象征 | 第34-36页 |
5.2 “卐”符号与自然崇拜 | 第36-39页 |
5.2.1 “卐”符象征太阳与火 | 第36-37页 |
5.2.2 “卐”符象征雷电 | 第37-38页 |
5.2.3 “卐”符象征其它 | 第38-39页 |
5.3 “卍”符在康家石门子岩画的原始宗教寓意 | 第39-43页 |
5.3.1 康家石门子岩画中“卐”符的概况 | 第39-40页 |
5.3.2 康家石门子岩画中“卐”符的原始宗教寓意 | 第40-43页 |
5.4 西南少数民族中“卐”符的宗教原始寓意 | 第43-48页 |
5.4.1 “卐”符号在苯教的原始宗教寓意 | 第43-45页 |
5.4.2 “卐”符号在彝族中的原始宗教寓意 | 第45-48页 |
6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2-53页 |
后记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