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1页 |
·引言 | 第9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电磁兼容测试技术 | 第10-14页 |
·电磁干扰的三要素 | 第10页 |
·EMC 测试的分类 | 第10-11页 |
·EMC 测试的场地 | 第11-14页 |
·PCB 电磁辐射的理论分析 | 第14-19页 |
·电磁辐射场区分类 | 第14-15页 |
·电磁辐射的电偶极子模型 | 第15-17页 |
·电磁辐射的磁偶极子模型 | 第17-19页 |
·EMC 近场测试简介 | 第19页 |
·EMC 扫描仪的发展现状 | 第19-20页 |
·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工作 | 第20-21页 |
第2章 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21-35页 |
·三维移动平台的设计 | 第21-31页 |
·三维移动平台的机械部分 | 第21-22页 |
·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 | 第22-24页 |
·步进电机的控制 | 第24页 |
·脉冲分配与驱动芯片的选择 | 第24-27页 |
·直流供电电源的设计 | 第27-28页 |
·扫描仪与计算机接口电路设计 | 第28-29页 |
·光电耦合隔离电路的设计 | 第29-30页 |
·驱动电路的实物图 | 第30-31页 |
·上位机与频谱仪的通信实现 | 第31-34页 |
·Agilent N9020A 频谱仪的工作原理 | 第31页 |
·GPIB 总线接口系统 | 第31-32页 |
·82357A USB/GPIB 接口卡 | 第32-34页 |
·近场探头简介 | 第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3章 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35-50页 |
·VC MFC 编程机制 | 第35-37页 |
·Windows 程序内部运行原理 | 第35-36页 |
·消息和消息机制 | 第36页 |
·Visual C++/MFC 开发Windows 程序的优势 | 第36-37页 |
·VC MFC 应用程序的创建 | 第37页 |
·步进电机驱动的软件设计 | 第37-41页 |
·DLL 的简介 | 第38页 |
·DLL 的调用 | 第38-39页 |
·S 型扫描轨迹的编程实现 | 第39-41页 |
·上位机与频谱仪通信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41-43页 |
·VISA 标准 | 第41-42页 |
·SCPI 命令 | 第42页 |
·频谱仪通信的软件设计 | 第42-43页 |
·GDI+技术 | 第43-47页 |
·GDI+与GDI 的区别 | 第43-44页 |
·VC++ 中使用GDI+的方法 | 第44-45页 |
·GDI+双缓冲绘图技术 | 第45-46页 |
·双线性插值法 | 第46-47页 |
·上位机与EXCEL的通信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47-48页 |
·ODBC 技术读写Excel | 第47页 |
·OLE 技术读写Excel | 第47-48页 |
·图像的保存 | 第48-49页 |
·文件的打包 | 第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50-60页 |
·系统界面简介 | 第50-51页 |
·EMC 近场扫描仪与EMSCAN配置 | 第51-52页 |
·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52-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5章 总结及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附录 | 第66-70页 |
详细摘要 | 第70-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