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原始物理问题提高学生建立物理模型能力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文献综述及问题的提出 | 第10-12页 |
·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 第12-13页 |
·理论意义 | 第12页 |
·实际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2 理论基础 | 第16-20页 |
·教育生态学 | 第16-17页 |
·皮亚杰的双向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7页 |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 第17-18页 |
·物理学的学科特点 | 第18-19页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 第19-20页 |
3 理论研究 | 第20-33页 |
·原始问题 | 第20-24页 |
·概念的界定 | 第20-22页 |
·原始问题的解决过程 | 第22页 |
·现状分析及问题设计的原则 | 第22-24页 |
·物理模型 | 第24-28页 |
·概念的界定 | 第24-25页 |
·物理模型的类型 | 第25页 |
·物理模型的主要特征 | 第25-26页 |
·物理模型建立过程的思维分析 | 第26-27页 |
·物理模型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 第27-28页 |
·原始物理问题与建立物理模型能力的关系 | 第28-33页 |
·原始问题解决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思维水平 | 第28-31页 |
·提高运用科学方法的能力 | 第31-32页 |
·提高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 | 第32-33页 |
4 实践研究 | 第33-57页 |
·实验的实施 | 第33-51页 |
·实验目的 | 第33页 |
·被试的选择 | 第33页 |
·实验设计 | 第33-34页 |
·实验材料 | 第34页 |
·实验过程 | 第34页 |
·实践教学的进行 | 第34-42页 |
·测试结果的数据处理及分析 | 第42-51页 |
·问卷调查 | 第51-55页 |
·调查目的 | 第51页 |
·问卷的编制 | 第51-52页 |
·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 | 第52-55页 |
·访谈研究 | 第55-57页 |
·访谈的目的 | 第55页 |
·访谈提纲 | 第55-56页 |
·访谈总结 | 第56-57页 |
5 研究结论与研究反思 | 第57-59页 |
·研究结论 | 第57页 |
·研究反思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附录 | 第62-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