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性岩石力学模型与流固耦合机理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9页 |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6页 |
·脆性岩石力学特性试验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脆性岩石力学模型研究现状 | 第18-22页 |
·岩石流固耦合试验及模型研究现状 | 第22-26页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26-27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27-29页 |
第二章 脆性岩石变形破坏机理的试验研究 | 第29-73页 |
·引言 | 第29-30页 |
·脆性岩石循环加卸载试验 | 第30-47页 |
·岩石试件的性质和制备 | 第30-31页 |
·试验设备 | 第31-34页 |
·循环加卸载试验方法 | 第34-37页 |
·循环加卸载试验结果 | 第37-47页 |
·循环加卸载试验中参数的演化规律 | 第47-61页 |
·塑性内变量的确定 | 第47-50页 |
·弹性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 | 第50-54页 |
·强度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 | 第54-61页 |
·脆性岩石卸围压试验 | 第61-71页 |
·卸荷试验研究现状 | 第61-62页 |
·卸荷速率的确定 | 第62-67页 |
·不同速率卸载围压试验的数值模拟 | 第67-69页 |
·大理岩不同速率卸载围压试验 | 第69-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三章 脆性岩石弹塑性耦合力学模型研究 | 第73-105页 |
·引言 | 第73-74页 |
·脆性岩石弹塑性耦合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74-90页 |
·弹塑性耦合规律 | 第74-76页 |
·硬化软化规律 | 第76-80页 |
·流动法则 | 第80-90页 |
·弹塑性耦合力学模型的数值验证 | 第90-103页 |
·数值计算格式的推导 | 第90-94页 |
·弹塑性耦合力学模型的数值实现 | 第94-95页 |
·基于弹塑性耦合模型的围岩开挖扰动分区 | 第95-96页 |
·算例分析 | 第96-103页 |
·本章小结 | 第103-105页 |
第四章 岩石流固耦合理论及试验 | 第105-121页 |
·前言 | 第105页 |
·连续介质流固耦合基本方程 | 第105-108页 |
·连续性方程形式的讨论 | 第108-116页 |
·Biot推导连续性方程的过程 | 第109-112页 |
·按照Biot的思路推导连续性方程 | 第112-116页 |
·按照质量守恒定律推导连续性方程 | 第116页 |
·岩石非线性流固耦合关系的试验结果 | 第116-120页 |
·本章小结 | 第120-121页 |
第五章 高渗透压下流固耦合机理研究 | 第121-157页 |
·引言 | 第121页 |
·多孔介质有效应力系数普适模型 | 第121-146页 |
·有效应力系数普适模型的建立 | 第123-126页 |
·弹性条件下有效应力系数的演化规律 | 第126-135页 |
·塑性条件下有效应力系数的演化规律 | 第135-146页 |
·高渗透压下的岩石非Darcy流特性研究 | 第146-153页 |
·Darcy流和非Darcy流统一方程的推导 | 第146-150页 |
·Darcy流和非Darcy的判据 | 第150页 |
·高渗透压下大理岩的渗透试验 | 第150-153页 |
·流固耦合模型的数值计算方法 | 第153-155页 |
·本章小结 | 第155-157页 |
第六章 深埋隧洞稳定性分析 | 第157-191页 |
·引言 | 第157页 |
·锦屏Ⅱ水电站引水隧洞概况 | 第157-163页 |
·工程总体情况 | 第157-158页 |
·工程地质情况 | 第158-160页 |
·水文地质情况 | 第160-163页 |
·辅助洞2#试验洞稳定性的模拟分析 | 第163-181页 |
·辅助洞2#试验洞概况 | 第163-164页 |
·数值模型和计算条件 | 第164-165页 |
·围岩力学参数的确定 | 第165-170页 |
·辅助洞2#试验洞开挖过程模拟结果分析 | 第170-181页 |
·引水隧洞开挖过程中的流固耦合作用分析 | 第181-190页 |
·考虑水压作用的围岩稳定性分析 | 第181-188页 |
·隧洞突涌水对策研究 | 第188-190页 |
·本章小结 | 第190-191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91-194页 |
·结论 | 第191-192页 |
·展望 | 第192-194页 |
参考文献 | 第194-20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与科研成果 | 第209-211页 |
致谢 | 第211-2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