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银行制度与业务论文

中国政策性金融促进自主创新的有效性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目录第9-12页
图目录第12-13页
表目录第13-15页
第1章 绪论第15-26页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5-17页
     ·研究背景第15-16页
     ·研究意义第16-17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22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7-20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20-21页
     ·相关研究启示第21-22页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22-24页
     ·研究内容第22-23页
     ·研究方法第23-24页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第24-26页
     ·研究思路第24页
     ·技术路线第24-26页
第2章 政策性金融的功能及实现机理第26-39页
   ·政策性金融的定义与功能第26-30页
     ·政策性金融的定义第26-27页
     ·政策性金融的功能第27-30页
   ·资金支持功能的实现机理第30-32页
     ·传导变量第30-31页
     ·传导过程第31-32页
   ·投资引导功能的实现机理第32-37页
     ·传导变量第32-34页
     ·传导过程第34-36页
     ·影响因素第36-37页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3章 中国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性金融结构第39-76页
   ·中国科技政策性金融的基本结构第39-53页
     ·科技政策性金融的实施主体第39-40页
     ·科技政策性金融的工具结构第40-53页
   ·战略主体类科技计划实施情况第53-66页
     ·重大战略发展研究计划实施情况第53-60页
     ·科技基础条件建设计划实施情况第60-66页
   ·政策引导及配套辅助类科技计划实施情况第66-74页
     ·政策引导类科技计划实施情况第66-71页
     ·配套辅助类科技计划实施情况第71-74页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第4章 中国政策性金融与自主创新的关联性第76-93页
   ·政策性金融与自主创新关联性的模型构建第76-78页
     ·公理假设第76-77页
     ·建模步骤第77-78页
   ·政策性金融与自主创新关联性的模型深化第78-82页
     ·指标体系的建构第78-80页
     ·数据采集与整理第80-81页
     ·模型程序化设计第81-82页
   ·政策性金融与自主创新关联性的实证分析第82-91页
     ·政策性金融与自主创新的直接关联度第82-85页
     ·政策性金融与自主创新的间接关联度第85-87页
     ·政策性金融与自主创新关联性的政策分析第87-91页
   ·本章小结第91-93页
第5章 中国政策性金融促进自主创新的总体效应第93-109页
   ·总体效应的理论分析基础第93-95页
   ·总体效应的实证测度模型第95-100页
     ·指标设计第95-96页
     ·数据选取第96-97页
     ·模型设定第97-100页
   ·总体效应的计量检验分析第100-108页
     ·计量方法说明第100页
     ·变量单位根检验第100-101页
     ·政策性金融促进自主创新成果产出的效应分析第101-104页
     ·政策性金融促进自主创新成果转化的效应分析第104-107页
     ·政策性金融促进自主创新总体效应的政策分析第107-108页
   ·本章小结第108-109页
第6章 中国政策性金融促进自主创新的结构效应第109-133页
   ·结构效应的理论分析构架第109-113页
   ·结构效应的效率评价模型第113-121页
     ·研究方法第113-115页
     ·基本模型第115-119页
     ·指标体系第119-121页
   ·结构效应的实证检验分析第121-131页
     ·样本选取与分类第121-122页
     ·数据采集与标准化第122-124页
     ·实证检验与分析第124-131页
   ·本章小结第131-133页
第7章 中国政策性金融促进自主创新的平台与机制第133-155页
   ·政策性金融促进自主创新的现状分析第133-135页
     ·存在问题第133-134页
     ·改革取向第134-135页
   ·政策性金融促进自主创新的平台构建第135-148页
     ·总体构想第135-137页
     ·主体平台第137-144页
     ·辅助平台第144-148页
   ·政策性金融促进自主创新的机制设计第148-153页
     ·协调激励机制第148-150页
     ·立法保障机制第150-152页
     ·政商融合机制第152-153页
   ·本章小结第153-155页
第8章 总结与展望第155-161页
   ·全文总结第155-157页
   ·本文创新点第157-158页
   ·研究展望第158-161页
致谢第161-162页
参考文献第162-168页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第168-170页
附录A第170页

论文共1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数据仓库和移动Agent的智能电子商务研究与应用
下一篇:网商胜任力模型的构建与测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