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和Al-Fe熔体的热物性、结构与动力学的耦合关系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金属熔体的热物性 | 第12-14页 |
1.3 金属熔体的结构 | 第14-17页 |
1.4 金属熔体的动力学 | 第17-20页 |
1.5 耦合关系的提出 | 第20-22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参考文献 | 第23-37页 |
第二章 方法 | 第37-51页 |
2.1 模拟方法 | 第37-38页 |
2.2 热物性分析方法 | 第38-41页 |
2.3 结构分析方法 | 第41-45页 |
2.4 动力学分析方法 | 第45-4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第三章 金属熔体的过冷能力 | 第51-65页 |
3.1 引言 | 第51-52页 |
3.2 过冷度的实验测定 | 第52-54页 |
3.3 过冷度的MD模拟 | 第54页 |
3.4 过冷度的理论预测 | 第54-6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第四章 不同冷速下熔体过冷与结构的耦合 | 第65-83页 |
4.1 引言 | 第65-67页 |
4.2 平衡熔点 | 第67页 |
4.3 过冷度 | 第67-70页 |
4.4 结构分析 | 第70-79页 |
4.4.1 径向分布函数 | 第70-72页 |
4.4.2 键角结构分析 | 第72-74页 |
4.4.3 中心对称参数 | 第74-75页 |
4.4.4 Voronoi分析 | 第75-77页 |
4.4.5 类固态分析 | 第77-7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第五章 单质熔体结构与动力学的耦合 | 第83-101页 |
5.1 引言 | 第83-84页 |
5.2 冷却过程 | 第84-85页 |
5.3 结构分析 | 第85-86页 |
5.4 动力学分析 | 第86-91页 |
5.5 SER的失效 | 第91-93页 |
5.6 动力学各向异性 | 第93-94页 |
5.7 团簇分析 | 第94-96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96-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1页 |
第六章 二元合金熔体的动力学脱耦 | 第101-121页 |
6.1 引言 | 第101页 |
6.2 热物性 | 第101-103页 |
6.3 S(q)与g(r) | 第103-105页 |
6.4 动力学分析 | 第105-107页 |
6.5 SER的失效与动力学各向异性 | 第107-110页 |
6.6 组元动力学脱耦 | 第110-112页 |
6.7 正二十面体与局部五次对称 | 第112-113页 |
6.8 分析讨论 | 第113-115页 |
6.9 本章小结 | 第115-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21页 |
第七章 本文总结 | 第121-123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121-122页 |
7.2 创新点 | 第122页 |
7.3 展望 | 第122-123页 |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123-124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课题项目 | 第124-125页 |
致谢 | 第125-126页 |
附录 | 第126-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