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5页 |
1.1.1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 | 第11-13页 |
1.1.2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面临的风险 | 第13-15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6-26页 |
1.3.1 复杂网络的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3.2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研究进展 | 第19-26页 |
1.4 研究现状评述 | 第26-27页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7-30页 |
1.6 主要创新点 | 第30-31页 |
第二章 复杂网络理论 | 第31-42页 |
2.1 复杂网络的分类 | 第31-35页 |
2.2 复杂拓扑网络的统计特征 | 第35-38页 |
2.3 复杂加权网络及其统计量 | 第38-4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三章 城市轨道交通拓扑和加权复杂网络统计特性分析 | 第42-55页 |
3.1 轨道交通复杂拓扑和加权网络建模 | 第42-44页 |
3.2 不同时期上海轨道交通拓扑网络的对比分析 | 第44-45页 |
3.3 轨道交通复杂拓扑和加权网络统计特性 | 第45-53页 |
3.3.1 节点的度和强度分布 | 第46-49页 |
3.3.2 拓扑和加权最短路径 | 第49-51页 |
3.3.3 拓扑和加权聚类系数 | 第51页 |
3.3.4 拓扑和加权相配性 | 第51-52页 |
3.3.5 度-权重相关性 | 第52-5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四章 基于客流加权的轨道交通复杂网络静态脆弱性评估 | 第55-82页 |
4.1 轨道交通运营事故发生规律 | 第55-67页 |
4.1.1 运营突发事件分类与分级 | 第55-60页 |
4.1.2 运营事故类型规律 | 第60-63页 |
4.1.3 事故影响分析 | 第63-67页 |
4.2 网络脆弱性模型 | 第67-70页 |
4.1.1 网络故障 | 第67-68页 |
4.1.2 研究模型 | 第68-70页 |
4.3 轨道交通复杂网络的脆弱性 | 第70-81页 |
4.3.1 单个车站失效 | 第70-73页 |
4.3.2 多个车站失效 | 第73-75页 |
4.3.3 车站连续失效 | 第75-8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五章 基于时刻表的轨道交通网络动态脆弱性评估 | 第82-134页 |
5.1 轨道交通空间网络 | 第82-86页 |
5.2 轨道交通时空扩展网络 | 第86-93页 |
5.2.1 基于时刻表的轨道交通空间扩展网络 | 第86-89页 |
5.2.2 轨道交通时空扩展网络的构建 | 第89-93页 |
5.3 乘客广义出行费用 | 第93-94页 |
5.4 基于动态均衡的客流分配模型及案例分析 | 第94-105页 |
5.4.1 轨道交通客流动态均衡分配模型 | 第94-99页 |
5.4.2 轨道交通网络动态均衡客流分配 | 第99-105页 |
5.5 轨道交通复杂网络动态脆弱性 | 第105-132页 |
5.5.1 轨道交通时空扩展网络的节点重要性 | 第105-107页 |
5.5.2 事故场景和影响 | 第107-109页 |
5.5.3 实例分析 | 第109-126页 |
5.5.4 轨道交通网络静态与动态脆弱性的对比分析 | 第126-128页 |
5.5.5 提高网络鲁棒性的建议 | 第128-132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32-13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34-137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134-135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135-137页 |
参考文献 | 第137-145页 |
致谢 | 第145-14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146-14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147-1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