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缩写说明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43页 |
1.1 聚酰亚胺概述 | 第13-15页 |
1.2 聚酰亚胺的合成 | 第15-21页 |
1.2.1 二酐和二胺缩聚 | 第15-16页 |
1.2.2 四酸或四酸二酯和二胺缩聚 | 第16-17页 |
1.2.3 二酐和二异氰酸酯缩聚 | 第17页 |
1.2.4 二酐和硅烷化二胺缩聚 | 第17-18页 |
1.2.5 二硫酐和二胺缩聚 | 第18页 |
1.2.6 采用Diels-Alder反应制备聚酰亚胺 | 第18-20页 |
1.2.7 利用取代或偶联反应制备聚酰亚胺 | 第20-21页 |
1.3 可溶性高透明聚酰亚胺的制备 | 第21-27页 |
1.3.1 引入柔性连接基团 | 第22-25页 |
1.3.2 引入脂环 | 第25页 |
1.3.3 引入不对称结构 | 第25-27页 |
1.3.4 引入侧基 | 第27页 |
1.4 引入不同侧基的聚酰亚胺 | 第27-34页 |
1.4.1 引入卤素及卤代烃基 | 第28-30页 |
1.4.2 引入脂肪族侧基 | 第30-32页 |
1.4.3 引入芳香族和芳杂环侧基 | 第32-34页 |
1.5 引入叔丁基侧基的聚酰亚胺 | 第34-36页 |
1.6 超支化聚酰亚胺 | 第36-41页 |
1.6.1 通过AB_2型单体自缩聚制备超支化聚酰亚胺 | 第37-39页 |
1.6.2 通过A_2+B_3型单体合成超支化聚酰亚胺 | 第39-41页 |
1.7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41-43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43-56页 |
2.1 实验原料 | 第43-44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44-54页 |
2.2.1 含醚键和不同数目叔丁基二胺单体及其可溶性聚酰亚胺的合成 | 第44-48页 |
2.2.2 含叔丁基联苯二胺单体及其可溶性聚酰亚胺的合成 | 第48-49页 |
2.2.3 含叔丁基和芴二胺单体及其可溶性聚酰亚胺的合成 | 第49-51页 |
2.2.4 含叔丁基B’B_2型三胺单体及其超支化聚酰亚胺的合成 | 第51-54页 |
2.3 表征方法 | 第54-56页 |
2.3.1 核磁共振波谱 | 第54页 |
2.3.2 红外光谱 | 第54页 |
2.3.3 小分子分子量测试 | 第54页 |
2.3.4 元素分析 | 第54页 |
2.3.5 聚合物分子量测试 | 第54页 |
2.3.6 X射线衍射光谱表征 | 第54-55页 |
2.3.7 机械性能 | 第55页 |
2.3.8 光学透过性测试 | 第55页 |
2.3.9 热性能测试 | 第55页 |
2.3.10 吸水率 | 第55页 |
2.3.11 介电常数 | 第55-56页 |
第三章 叔丁基侧基数目与聚酰亚胺树脂性能关系研究 | 第56-74页 |
3.1 单体合成 | 第57-61页 |
3.2 聚合物合成与表征 | 第61-65页 |
3.3 热性能比较 | 第65-68页 |
3.4 溶解性比较 | 第68-69页 |
3.5 光学透过性比较 | 第69-70页 |
3.6 X-射线衍射 | 第70-72页 |
3.7 机械性能比较 | 第72-73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四章 基于含叔丁基联苯二胺的高玻璃化转变温度可溶性聚酰亚胺的合成与表征 | 第74-89页 |
4.1 二胺单体合成与提纯 | 第76-78页 |
4.2 聚合物合成与表征 | 第78-83页 |
4.3 热性能 | 第83-85页 |
4.4 溶解性 | 第85-86页 |
4.5 机械性能 | 第86页 |
4.6 X-射线衍射数据 | 第86-87页 |
4.7 紫外-可见光谱 | 第87-88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第五章 基于含叔丁基和芴新型二胺的可溶性透明聚酰亚胺的合成与表征 | 第89-104页 |
5.1 单体合成 | 第90-93页 |
5.2 聚合物合成与表征 | 第93-96页 |
5.3 热性能分析 | 第96-98页 |
5.4 溶解性 | 第98-99页 |
5.5 机械性能 | 第99-100页 |
5.6 介电常数和吸水率 | 第100-101页 |
5.7 X-射线衍射数据 | 第101页 |
5.8 光学性质 | 第101-102页 |
5.9 本章小结 | 第102-104页 |
第六章 叔丁基的空间位阻效应在超支化聚酰亚胺合成中的应用 | 第104-123页 |
6.1 三胺单体5的合成 | 第105-107页 |
6.2 B’B_2型三胺单体5中氨基反应活性研究 | 第107-110页 |
6.3 超支化聚合物及模型化合物的合成 | 第110-116页 |
6.4 聚合机理 | 第116-120页 |
6.5 超支化聚酰亚胺的热性能 | 第120-122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122-123页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123-126页 |
7.1 本文主要内容和结论 | 第123-124页 |
7.2 工作展望 | 第124-126页 |
参考文献 | 第126-138页 |
致谢 | 第138-139页 |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 第139-14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或投寄的学术论文 | 第139页 |
申请专利 | 第139-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