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动物学论文--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论文--水生动物学论文

北半球不同海区浮游纤毛虫的垂直分布及群落结构变化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1章 引言第14-30页
    1.1 海洋浮游纤毛虫第14-22页
        1.1.1 无壳纤毛虫类群组成及研究现状第14-18页
        1.1.2 砂壳纤毛虫类群组成及研究现状第18-22页
    1.2 本论文研究海区、方法及目的第22-24页
        1.2.1 研究海区第22-23页
        1.2.2 研究方法第23页
        1.2.3 研究目的第23-24页
    1.3 不同海区纤毛虫的垂直分布和群落结构差异第24-28页
        1.3.1 热带大洋海山区纤毛虫的垂直分布和群落结构第24-25页
        1.3.2 春季南海北部海区纤毛虫的垂直分布第25-26页
        1.3.3 大洋至近岸海区纤毛虫的垂直分布和群落差异第26-27页
        1.3.4 热带至寒带海区纤毛虫的垂直分布和群落差异第27-28页
    1.4 研究意义第28-30页
第2章 热带大洋海山区纤毛虫的垂直分布及群落结构第30-52页
    2.1 材料和方法第30-34页
    2.2 结果第34-49页
        2.2.1 温度、盐度和叶绿素a活体荧光值的分布特征第34页
        2.2.2 纤毛虫丰度和生物量第34-38页
        2.2.3 纤毛虫垂直分布第38-40页
        2.2.4 不同粒级无壳纤毛虫垂直分布第40页
        2.2.5 砂壳纤毛虫群落组成、垂直分布及口径组变化第40-49页
        2.2.6 纤毛虫丰度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第49页
    2.3 讨论第49-51页
        2.3.1 纤毛虫的垂直分布第49-50页
        2.3.2 砂壳纤毛虫的垂直分布模式第50-51页
    2.4 小结第51-52页
第3章 南海北部海区纤毛虫的垂直分布及群落结构第52-76页
    3.1 材料和方法第52-53页
    3.2 结果第53-69页
        3.2.1 温度、盐度和叶绿素a活体荧光值的分布特征第53-55页
        3.2.2 纤毛虫的垂直分布第55-58页
        3.2.3 不同粒级无壳纤毛虫垂直分布第58-59页
        3.2.4 砂壳纤毛虫群落组成、垂直分布及口径组变化第59-67页
        3.2.5 时间序列站中纤毛虫的垂直分布第67-69页
    3.3 讨论第69-73页
        3.3.1 纤毛虫的垂直分布第69页
        3.3.2 无壳纤毛虫的不同粒级第69-70页
        3.3.3 砂壳纤毛虫的垂直分布第70-71页
        3.3.4 砂壳纤毛虫的优势口径组和冗余度第71页
        3.3.5 时间序列站中纤毛虫的昼夜迁移第71-73页
    3.4 小结第73-76页
第4章 大洋至近岸海区纤毛虫的垂直分布及群落结构变化第76-108页
    4.1 材料和方法第76-78页
    4.2 结果第78-101页
        4.2.1 温度、盐度和叶绿素a活体荧光值的分布特征第78-81页
        4.2.2 纤毛虫丰度和生物量第81-84页
        4.2.3 纤毛虫的垂直分布第84-87页
        4.2.4 不同粒级无壳纤毛虫的垂直分布第87-90页
        4.2.5 砂壳纤毛虫群落组成、垂直分布类群、口径组和冗余度第90-100页
        4.2.6 纤毛虫垂直分布的差异第100-101页
    4.3 讨论第101-107页
        4.3.1 砂壳纤毛虫的垂直分布第101-102页
        4.3.2 热带西太平洋大洋水体中双峰型垂直分布模式第102-105页
        4.3.3 热带西太平洋和南海北部陆坡水水体中双峰型垂直分布差异第105-106页
        4.3.4 南海北部近岸水和大洋水影响海区纤毛虫垂直分布差异第106-107页
    4.4 小结第107-108页
第5章 热带至寒带海区纤毛虫的垂直分布及群落结构变化第108-136页
    5.1 材料和方法第108-110页
    5.2 结果第110-128页
        5.2.1 温度、盐度和叶绿素a活体荧光值的分布特征第110-112页
        5.2.2 纤毛虫丰度和生物量第112-115页
        5.2.3 纤毛虫的垂直分布第115-117页
        5.2.4 无壳纤毛虫不同粒级及混合营养纤毛虫的垂直分布第117-121页
        5.2.5 砂壳纤毛虫的群落组成、丰度比例、口径组和冗余度差异第121-128页
        5.2.6 纤毛虫丰度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第128页
    5.3 讨论第128-133页
        5.3.1 纤毛虫的垂直分布第128-129页
        5.3.2 砂壳纤毛虫丰度占总纤毛虫丰度比例的差异第129-131页
        5.3.3 无壳纤毛虫粒级的差异第131-132页
        5.3.4 不同海区砂壳纤毛虫优势口径组和冗余度的差异第132-133页
    5.4 小结第133-136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136-140页
    6.1 主要结论第136-138页
        6.1.1 各海区浮游纤毛虫的垂直分布和群落结构差异第136-137页
        6.1.2 不同海区中砂壳纤毛虫类群第137-138页
    6.2 创新点第138页
    6.3 展望第138-140页
参考文献第140-156页
附录第156-166页
致谢第166-168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68-170页

论文共1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促进雨生红球藻不动细胞累积虾青素的代谢规律研究
下一篇:黄、东海交界海域小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底栖桡足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