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5页 |
1.1 真核启动子概述 | 第11-17页 |
1.1.1 真核启动子结构 | 第11页 |
1.1.2 真核启动子的分类 | 第11-17页 |
1.1.2.1 组成型启动子 | 第12页 |
1.1.2.2 诱导型启动子 | 第12-14页 |
1.1.2.3 组织特异型启动子 | 第14页 |
1.1.2.4 维管束组织特异型启动子 | 第14-17页 |
1.2 真核启动子研究方法 | 第17-22页 |
1.2.1 生物信息学分析法 | 第17-18页 |
1.2.2 片段缺失分析法 | 第18页 |
1.2.3 酵母单杂交实验 | 第18-19页 |
1.2.4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 | 第19-20页 |
1.2.5 瞬时转染法 | 第20页 |
1.2.6 凝胶阻滞分析法 | 第20-21页 |
1.2.7 DNaseⅠ足迹法 | 第21-22页 |
1.3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2-25页 |
第二章 sm-Nvas基因启动子区5’端缺失载体的构建及遗传转化 | 第25-40页 |
2.1 引言 | 第25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25-28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25页 |
2.2.2 载体和菌株 | 第25-26页 |
2.2.3 主要试剂及配方 | 第26-28页 |
2.2.3.1 实验试剂 | 第26页 |
2.2.3.2 主要试剂配方 | 第26-27页 |
2.2.3.3 主要培养基及其配方表 | 第27-28页 |
2.2.4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8页 |
2.3 实验方案 | 第28-34页 |
2.3.1 启动子5’端缺失片段引物设计 | 第28-29页 |
2.3.2 5’端缺失重组载体构建 | 第29-32页 |
2.3.2.1 CTAB法提取W38型烟草叶片DNA | 第29-30页 |
2.3.2.2 5’端缺失片段TA克隆 | 第30-31页 |
2.3.2.3 5’端缺失片段重组载体构建 | 第31-32页 |
2.3.3 5’端缺失重组载体叶盘法遗传转化烟草 | 第32-34页 |
2.3.3.1 根癌农杆菌EHA105电击感受态制备 | 第33页 |
2.3.3.2 烟草遗传转化材料准备 | 第33页 |
2.3.3.3 5’端缺失片段重组载体电击转化根癌农杆菌EHA105 | 第33-34页 |
2.3.3.4 农杆菌介导W38型烟草叶盘遗传转化 | 第34页 |
2.4 结果与分析 | 第34-38页 |
2.4.1 5’端缺失片段引物设计 | 第34-35页 |
2.4.2 5’端缺失片段重组载体的构建 | 第35-37页 |
2.4.3 W38型烟草叶盘遗传转化 | 第37-38页 |
2.5 讨论 | 第38-40页 |
第三章 5’端缺失片段-GUS转基因植株的鉴定 | 第40-51页 |
3.1 引言 | 第40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40页 |
3.2.1 实验材料 | 第40页 |
3.2.2 主要试剂 | 第40页 |
3.2.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0页 |
3.3 实验方案 | 第40-44页 |
3.3.1 T0代转基因烟草阳性鉴定 | 第41页 |
3.3.2 GUS阳性植株组织化学染色 | 第41页 |
3.3.3 GUS T0代阳性植株拷贝数鉴定 | 第41-42页 |
3.3.4 sm-Nvas启动子5’端缺失片段-GUS驱动活性分析 | 第42-44页 |
3.3.4.1 GUS单拷贝阳性植株叶片总RNA提取 | 第42-43页 |
3.3.4.2 RNA反转录 | 第43-44页 |
3.3.4.3 GUS表达量分析 | 第44页 |
3.4 结果与分析 | 第44-49页 |
3.4.1 5’缺失片段-GUS重组载体转基因烟草阳性鉴定 | 第44-45页 |
3.4.2 GUS组织化学染色 | 第45-46页 |
3.4.3 GUS拷贝数鉴定 | 第46-47页 |
3.4.4 sm-Nvas启动子片段活性分析 | 第47-49页 |
3.4.4.1 GUS单拷贝植株RNA反转录 | 第47-48页 |
3.4.4.2 GUS相对表达量分析 | 第48-49页 |
3.5 讨论 | 第49-51页 |
第四章 5’端缺失片段-GFP转基因植株的鉴定 | 第51-60页 |
4.1 引言 | 第51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51页 |
4.2.1 实验材料 | 第51页 |
4.2.2 主要试剂 | 第51页 |
4.2.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51页 |
4.3 实验方案 | 第51-53页 |
4.3.1 T0代转基因烟草阳性鉴定 | 第52页 |
4.3.2 GFP转基因植株叶柄荧光观察 | 第52页 |
4.3.3 GFP T0代阳性植株拷贝数鉴定 | 第52-53页 |
4.3.4 sm-Nvas启动子 5’端缺失片段-GFP驱动活性分析 | 第53页 |
4.3.4.1 GFP单拷贝阳性植株叶片总RNA提取 | 第53页 |
4.3.4.2 RNA反转录 | 第53页 |
4.3.4.3 GFP表达量分析 | 第53页 |
4.4 结果与分析 | 第53-59页 |
4.4.1 5’缺失片段-GFP重组载体转基因烟草阳性鉴定 | 第53-54页 |
4.4.2 GFP荧光观察 | 第54-55页 |
4.4.3 GFP拷贝数鉴定 | 第55-57页 |
4.4.4 sm-Nvas启动子片段活性分析 | 第57-58页 |
4.4.4.1 GFP单拷贝植株RNA反转录 | 第57页 |
4.4.4.2 GFP相对表达量分析 | 第57-58页 |
4.4.5 sm-Nvas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 | 第58-59页 |
4.5 讨论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8页 |
参与的科研课题 | 第68页 |
参与的学术会议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