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理论论文--建筑科学基础理论论文--建筑环境理论论文

北海风水形势论与理气论合局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第9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1.2.1 研究目的第9-10页
        1.2.2 研究意义第10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第12-13页
        1.4.1 文献收集第12页
        1.4.2 实地调研第12-13页
        1.4.3 分析归纳第13页
    1.5 论文创新点第13-14页
    1.6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第14-15页
第2章 风水学的理论依据及应用价值第15-27页
    2.1 风水学的概念及含义第15-16页
    2.2 风水学的理论基础第16页
        2.2.1 阴阳学说第16页
        2.2.2 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第16页
    2.3 风水流派第16-23页
        2.3.1 风水流派的形成和发展第17-19页
        2.3.2 形势派与理气派第19-20页
        2.3.3 本文论证所应用的风水派别第20-23页
    2.4 形势理气论的科学性与迷信第23-25页
    2.5 风水学与园林第25-27页
        2.5.1 园林的选址与布局第25页
        2.5.2 风水与园林要素第25-27页
第3章 北海风水文化解析第27-107页
    3.1 园林选址——点穴第27-34页
    3.2 水系布局——观水第34-42页
    3.3 山势环境——寻龙察砂第42-45页
    3.4 负阴抱阳——定向第45-47页
    3.5 琼华岛风水格局解析第47-63页
        3.5.1 全岛风水格局第47-55页
            3.5.1.1 元代琼华岛风水格局第48-49页
            3.5.1.2 形势派四神格局第49-50页
            3.5.1.3 理气派风水分析第50-55页
        3.5.2 永安寺第55-63页
            3.5.2.1 形势派风水分析第56-57页
            3.5.2.2 理气派风水分析第57-63页
    3.6 园中园风水格局解析第63-95页
        3.6.1 静心斋第63-71页
            3.6.1.1 形势派风水分析第64-67页
            3.6.1.2 理气派风水分析第67-71页
        3.6.2 极乐世界殿第71-75页
            3.6.2.1 形势派风水分析第71-72页
            3.6.2.2 理气派风水分析第72-75页
        3.6.3 阐福寺第75-78页
            3.6.3.1 形势派风水分析第75-76页
            3.6.3.2 理气派风水分析第76-78页
        3.6.4 快雪堂第78-84页
            3.6.4.1 形势派风水分析第79-81页
            3.6.4.2 理气派风水分析第81-84页
        3.6.5 画舫斋第84-90页
            3.6.5.1 形势派风水分析第85-87页
            3.6.5.2 理气派风水分析第87-90页
        3.6.6 濠濮间第90-95页
            3.6.6.1 形势派风水分析第90-92页
            3.6.6.2 理气派风水分析第92-95页
    3.7 团城风水格局解析第95-100页
        3.7.1 形势派风水分析第95-96页
            3.7.1.1 四神格局第95-96页
            3.7.1.2 相形推测第96页
        3.7.2 理气派风水分析第96-100页
            3.7.2.1 八卦/八宅风水第96-98页
            3.7.2.2 玄空飞星第98-100页
    3.8 其他风水元素分析第100-107页
        3.8.1 风水功能建筑——影壁第100-104页
        3.8.2 风水图式空间分析第104-107页
结语第107-109页
参考文献第109-113页
附录第113-131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131-133页
致谢第133页

论文共1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少年宫群众性活动德育渗透研究--以广州市第二少年宫为例
下一篇:广州市民办教育培训机构教师绩效考核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