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10页 |
绪论 | 第10-18页 |
第1章 东北解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及实践基础 | 第18-40页 |
·东北解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 | 第18-24页 |
·中国共产党的干部教育理论 | 第18-20页 |
·中国共产党的青年教育理论 | 第20-22页 |
·中国共产党的农民教育理论 | 第22-23页 |
·中国共产党的工人教育理论 | 第23-24页 |
·东北解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基础 | 第24-40页 |
·中国共产党的干部教育实践 | 第24-27页 |
·中国共产党的青年教育实践 | 第27-30页 |
·中国共产党的农民教育实践 | 第30-34页 |
·中国共产党的工人教育实践 | 第34-40页 |
第2章 中国共产党对知识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 | 第40-56页 |
·知识青年思想改造教育问题的提出 | 第40-46页 |
·东北知识青年普遍存在盲目正统观念 | 第40-43页 |
·东北解放战争需要培养大批革命干部 | 第43-44页 |
·确立知识青年思想改造的基本方针 | 第44-46页 |
·知识青年教育的中心内容和基本方法 | 第46-53页 |
·知识青年教育的中心内容 | 第46-48页 |
·知识青年教育的基本方法 | 第48-53页 |
·知识青年教育取得的成果及出现的偏差 | 第53-56页 |
·知识青年教育取得的成果 | 第53-55页 |
·知识青年教育出现的偏差 | 第55-56页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对在职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 | 第56-74页 |
·在职干部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56-59页 |
·存在“山头主义”的思想观念 | 第56-57页 |
·缺少组织性与纪律性 | 第57页 |
·存在官僚主义的工作作风 | 第57-58页 |
·事务主义与经验主义并存 | 第58-59页 |
·在职干部教育的基本内容 | 第59-67页 |
·形势与任务的教育 | 第59-62页 |
·阶级路线教育 | 第62-64页 |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工作方法教育 | 第64-66页 |
·组织性与纪律性教育 | 第66-67页 |
·在职干部教育的主要形式 | 第67-71页 |
·发动组织干部参加下乡工作团 | 第67-68页 |
·开展“三查三整”的整党运动 | 第68页 |
·开展在职干部学习运动 | 第68-71页 |
·在职干部教育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 | 第71-74页 |
·在职干部教育取得的成绩 | 第71-72页 |
·在职干部教育存在的不足 | 第72-74页 |
第4章 中国共产党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 | 第74-94页 |
·东北农民思想特点 | 第74-75页 |
·民族仇恨掩盖阶级矛盾 | 第74-75页 |
·存在严重奴性政治心理 | 第75页 |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 | 第75-78页 |
·坚持“教育-斗争-再教育-再斗争”的基本原则 | 第75-76页 |
·坚持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利益原则 | 第76-77页 |
·坚持群众路线与掌握阶级政策相结合的原则 | 第77-78页 |
·围绕农村中心工作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 第78-87页 |
·土地改革运动中的农民教育 | 第78-81页 |
·民主建政过程中的农民教育 | 第81-84页 |
·大生产运动中的农民教育 | 第84-86页 |
·参军支前的动员教育 | 第86-87页 |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环节 | 第87-91页 |
·召开贫雇农大会 | 第87页 |
·培养农民积极分子 | 第87-89页 |
·农会教育 | 第89-90页 |
·农村党员整训教育 | 第90-91页 |
·东北解放区农民教育的主要成绩 | 第91-94页 |
·基本肃清奴性意识并建立革命主体意识 | 第91-92页 |
·确立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感 | 第92页 |
·动员了大批农民参军支前 | 第92-94页 |
第5章 中国共产党对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 | 第94-106页 |
·职工教育问题的提出 | 第94-96页 |
·东北的战略地位 | 第94页 |
·东北产业工人队伍庞大 | 第94-95页 |
·职工政治思想落后 | 第95-96页 |
·职工教育的基本内容及主要形式 | 第96-102页 |
·职工教育的基本内容 | 第96-99页 |
·职工教育的主要形式 | 第99-102页 |
·职工教育的特点 | 第102-103页 |
·文化学习组织也是政治宣传机关 | 第102页 |
·首次创造正规夜校的教育形式 | 第102-103页 |
·职工教育的成绩和不足 | 第103-106页 |
·职工教育的成绩 | 第103-105页 |
·职工教育的不足 | 第105-106页 |
第6章 中国共产党对市民的思想政治教育 | 第106-118页 |
·开展市民教育的背景 | 第106-107页 |
·城市接管与社会改造同步进行 | 第106页 |
·反奸清算结合抚恤救济工作同步进行 | 第106-107页 |
·市民教育的主要内容 | 第107-112页 |
·战勤动员与宣传 | 第107-109页 |
·参军动员 | 第109-110页 |
·生产支前动员 | 第110-111页 |
·民主建政中的思想教育 | 第111-112页 |
·推广市民大众教育的主要途径 | 第112-115页 |
·通过文化馆或群众夜校开展政治教育 | 第112-113页 |
·通过党的新闻事业进行党的方针政策教育 | 第113-114页 |
·通过代书问事等社会服务方式开展政治宣传 | 第114页 |
·开展群众性的文艺活动 | 第114-115页 |
·市民教育的主要成果及不足 | 第115-118页 |
·市民教育的主要成果 | 第115-116页 |
·市民教育的不足之处 | 第116-118页 |
第7章 东北解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及其现实启示 | 第118-129页 |
·东北解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 | 第118-122页 |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根本指导 | 第118-119页 |
·与党的中心工作相结合 | 第119-120页 |
·与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相结合 | 第120-121页 |
·与群众的客观需要和思想实际相结合 | 第121页 |
·以启发群众的政治自觉为落脚点 | 第121-122页 |
·东北解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启示 | 第122-129页 |
·必须与时俱进地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 第122-124页 |
·必须把握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特点 | 第124-125页 |
·必须找准教育任务与群众思想实际的理性结合点 | 第125-126页 |
·构建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 | 第126页 |
·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载体、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 | 第126-129页 |
结论 | 第129-130页 |
参考文献 | 第130-13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36-138页 |
后记 | 第138-140页 |
论文摘要 | 第140-144页 |
ABSTRACT | 第144-147页 |